複習二三事(五)

正在複習,Y同學轉過頭去和M同學竊竊私語,Y同學轉回來的時候滿臉的不開心,眉頭緊鎖。

“你倆幹嘛呢?大家都在複習!”我已經沒有力氣大聲說話了。

“老師,她戳我!”Y同學帶着哭腔。

“老師,我沒有,是他戳的。”M同學面不改色心不跳,指向她的同桌。她的同桌是一個特別懂事乖巧的男孩子,從來不惹是生非,哪怕是一點兒小事,也從來沒有人告過他的狀。我自然是不信的。

旁邊同學也小聲說來了,大家都看到了是M同學無緣無故戳了Y同學的後背。

“我再問最後一遍,是不是你戳的?”

Y同學怯怯地點頭承認,睜着一雙大眼睛無辜地、楚楚可憐地看着我。大概是希望得到我的寬恕吧!

“那請你用至少三個連續的動作詞來表現剛纔的情景,如果說出來,這個事情就到此爲止。”正好複習到了這個知識點,我就靈機一動,現場應用、現場檢測。

同學們都沒有想到我會以這種方式處理這件事,也都笑開了。

M同學按我的要求說了句子,但句子偏簡單,鑑於以前請她回答問題,她一句話都不說的表現,這次顯然是好多了。我沒再多說什麼,帶着同學們一起給她修改了句子。

接下來,我也讓Y同學用幾個連續的動詞來說說剛纔的事情。Y同學緊鎖的眉毛立馬舒展開來,臉上的委屈也迅速顯然,他笑得合不攏嘴。站起來,滔滔不絕,不僅有“動作描寫”,也有“語言描寫”,還有心理活動。不是我及時止剎,我估計他都剎不住,能說出一篇作文來。

顯然,同樣的方法,對倆人的效果還是有所不同的!

這個課堂衝突就這樣化解了。

在以後的課堂上、教育中我應該多一些像這樣的“教育機智”,用更加有意思有效果的方法教育學生,而不是斥責和批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