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收起你的焦慮,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文/木棉之秋


陪讀那兩年,我遇到過許多種媽媽。而她,是那種極度焦慮型的。

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她的電話,而且總是說好長時間。她電話的主題永遠是孩子的學習問題,成長問題,以及自己爲此的煩與累。一個電話電話接下來,短則三四十分鐘,長則一兩個小時。讓我書看不成,家務做不了,要不停地安撫她、寬慰她。

其實,她所說的問題,無非就是愛照鏡子、給同學代買東西、晚自習回家不及時學習,非得先唱一會歌、同學過生日送禮物、跟某個女同學過於交好……這些,在我看來,都是一個正常的高中學生正常之舉,而在她眼裏,都很是問題:太分心,影響學習。

她的特點,是抓住兒子身上的一件小事,上綱上線,分析問題,查找原因,然後輸灌道理。而道理講到最後,永遠能歸納到一箇中心:兒子,你必須努力,好好學習,考上好學校!

就像小樹總是成長在風裏,兒子身上總會有大大小小的事發生。於是,她的道理幾乎天天不斷。但當發現兒子並沒有在這些道理裏有多大改進,特別是學習仍沒有多大起色的時候,就開始煩惱、急躁,甚至焦慮到夜不能寐。

我多次跟她說,你不要說太多了,如果天天有人在你耳邊講道理,你煩不煩啊,能聽得進去嗎?太多了反而起相反作用。但她總是活在自己的思維裏,於是,每天她與兒子總有矛盾發生,第二天兒子上學後,我必然會接到她的控訴電話。她又是個性情中人,說到傷心處,會嚎啕大哭。我盡力安撫,有時說通了她,她就哈哈哈大笑。但我自己每次都是精疲力盡。

這樣焦慮的媽媽,別說孩子,連我這個外人都差點被折磨抑鬱了。

當然,我完全能理解她的焦慮。我相信,許多媽媽的身上也有過類似的焦慮。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爲了陪讀,辭掉工作,背井離鄉的母親。我們爲孩子的一日三餐殫精竭慮,爲了孩子的徘徊不前的成績焦慮不已。

但是靜心想想,我們看似一切都是在爲孩子付出,實質內心不無自私。我們希望,孩子在我們的照顧下,身體健康,成績優秀。我們害怕孩子身體出問題,害怕孩子成績不好,我們害怕孩子考不上好學校,會找不到好工作,然後沒有一份好生活,以致讓我們後半生也牽掛不已。甚至,我們害怕孩子成績不好,讓我們在親戚朋友面前沒有“面子”。

而我們忽略的恰恰是最不該忽略的孩子自己。孩子不是一架學習機器,可以不停地運轉。他(她)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他(她)的成長必須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完成。我們在他耳邊喋喋不休的那些道理,對他的成長究竟有多大幫助呢?

如果可能,我們甚至願把他可能會經歷的煩惱、憂愁、苦澀甚至喜樂都趕走,目的就是爲了防止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這可能嗎?且不說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裏,更主要是,我們憑什麼剝奪孩子自己成長的權利?

我個人認爲,一個焦慮不已的媽媽,根源不在孩子,在我們自己。我們要學會化解焦慮,成長自己。我認爲,做到以下幾點,即有可能有所改觀。

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對於學習,每個人的能力有差異。不是所有人經過努力,就能達到某種優秀。而我們的孩子,大多普通,我們得允許孩子可以不優秀。(我也想說,我們自己如此普通,甚至平庸,我們憑什麼要求孩子一定要優秀?)我們的焦慮情緒,反而會挫敗了孩子的自信心,影響他的學習,甚至導致母子關係的僵化。我們要相信孩子一直在努力,在成長。

其次,我們得改變觀念。我一直認爲,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遠遠比成績優秀更重要。而優秀的學習成績更不能跟一份好生活劃等號。許多家長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是——你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好了。考上大學就怎麼好了?一步登天了?就一勞永逸了?!大學裏的競爭同樣激烈,將來工作了同樣有這樣那樣的辛苦和挫折。所以說,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即使學習成績不優秀,但能有一技之長,憑自己的本領立足於世,就是優秀的人。

另外,我認爲,化解焦慮最重要的一點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豐富自己的生活。對孩子傾注太多的關注,必定成爲桎梏,牢牢地束縛孩子和自己。我們得有自己的事做,有一份愛好或追求,不斷地提升自己,豐富自己的生活。媽媽是給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我一直堅信,一個積極向上有追求的媽媽,勝過萬千說教。相信媽媽的成長必然帶動孩子的成長,焦慮便將無機可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