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到底是什麼?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吧!

成功是什麼?

度娘說:成功是指人或動物通過有意識努力,達到了預期目標。

小學生說:成功是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語文數學都考100分。

中學生說:金榜題名時,順利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學。

成年人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幸福、和諧,還要不缺牛奶和麪包。

有人說,成功不在於大小,而在於你是否已經竭盡全力。

高考結束,一篇題爲《高考成績出爐!有人考了723,有人考了237,但他們都值得3個字……》的文章火遍全網,那段時間裏,“誰誰考了多少分”,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從6歲到18歲,12年求學苦讀的時間裏,他們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一道題一道題地做、一個公式一個公式地記......年復一年,爲的就是最後的那幾個數字。

所以,不管結果是什麼,不論他們能否成功進入理想的院校,只要他們已經竭盡全力,就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重,“孩子,你辛苦了!”

成年後的我們,當年少時的拼勁兒和輕狂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更大、更重的責任與擔當。儘管我們不是孩子眼中“別人家的父母”,亦不是爹孃常掛在嘴邊的驕傲,甚至不是領導和同事認定的潛力股、職場精英,但只要我們認真生活、努力工作,做好一個社會人該做的,一切便都不是簡單的一句“成功大小與否”所能衡量的。

我盡力了,這就夠了!

又有人說,不逼自己一把,怎麼知道自己不行!

一個APP工作室曾提問:你有哪些差一點兒就成功了的經歷?

有人回答“差三分就考上清華了”,有人回答“差一分鐘就趕上火車了”,還有人回答“把找上門的編輯當騙子,至今沒有出書”,甚至有人回答“差一點兒就S了”。

排除那些開玩笑湊熱鬧的,再排除那些不正面回答問題的,重在參與,否則一個APP未免太過冷場,他離成功豈止是差了一點點兒!

不過,這些差一點兒就成功的人,是否逼了自己一把呢?

差三分就考上清華了,即使不曾預料到自己的分數甚至是清華的錄取分數線,但如果目標一直都在,就該努力去實現;就差一分鐘沒趕上火車,火車不會提前檢票或者發車,既如此,爲何不抓緊時間?這個社會多點兒警惕總歸是好的,防人之心不可無嘛,但如果是非不辨,難怪至今沒有出版社再找上門來。千萬別說“差一點兒就S了”的喪氣話,除非你在這個世界上毫無牽掛,否則你的人生不該就此了結,還好你沒成功。

作爲家長,我們時常鼓勵孩子們勇敢去做、去嘗試,萬一成功了呢?

因爲原地踏步,只能被別人遠遠落在後面,更別提什麼成功不成功了。

相信自己,逼自己一把,即使結局未能盡如人意,你也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還有人說,有始有終,方能取得成功。

我們從小被教育着做事要有始有終,而隨着年齡的增加,幼時難以做到的事情似乎也慢慢變得簡單了。

儘管,這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氣。

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天,同事的侄子作爲美術藝術生已經是第四年高考了,這一次,他依然選擇繼續復讀,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距離中央美院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換作一般考生,一次高考大概已經令他身心俱疲,而這個孩子卻還要爲自己做第五次高考的準備,也許還會有第六次、第七次......直到他考上理想的大學。

辦公室的每個人都被這個孩子再次選擇復讀的勇氣感染着,希望他儘早達成心願。

對於成功,無法評判,但如果中途放棄,幸運之神永遠不會眷顧這樣的我們。只有有始有終,併爲之不斷努力,即使達不到理想的結局,也總不會太差吧。 

這裏,願你的善始善終得到應有的厚待。


 學生時期,每個人都被教育着“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句話到底有多雞湯?

從統計學上來說,其可發生的概率跟六合彩的頭獎、老中醫包生男娃的祕方一樣。所以,是要繼續經受失敗,還是果斷放棄,也許就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

然而,成功是什麼?到底何時才能取得成功?大概在成長的路上你會慢慢領悟,哪怕是邁出一小步,也許是短期內有了小小的收穫,更可能是順利完成了今天的寫作任務。

總之,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