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書摘與反思(1)

                                2021年7月讀書

第一章 與自我對話,選擇想要的人生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便對你笑。生活質量的高與低,完全取決於作爲生活主人的你的人生態度,只要我們保持一顆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生活便可以是快樂的。

(不攀比)和別人攀比毫無意義,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提升、改變自我上面,就是減少內耗,就是對自我負責。

(不自我否定)遇到一時沒有搞定的事情,不要急着否定自己,也不要急於求成。平靜下來想解決的辦法,人生不設限。

(走出直線思維)走出慣用的直線思維。人們可以爲了夢想而奮鬥,也可以躺平一會兒,還可以在爲家人的服務中享受親情與恩典,究竟怎麼做,取決於自己、取決於時機。

(珍惜當下)人生總有一些美好的事情令人感動和期待,倍加珍惜好時光,倍加珍惜眼前人;縱然人生無常,也要選擇包容和理解並送上祝福。

(不患得失)患得患失是浮躁的表現,一味的擔心得失,就如背上一道沉重的枷鎖,人生怎能輕盈。

反思: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會時而消極、時而積極,通過意志力以及對情緒的疏導,讓心態保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才能不急不躁地應對未來的挑戰與無常。

第二章 心理優勢:不是優秀了才強大,而是強大了才優秀

內心強大的人,意志堅定,不論遇到多大的誘惑或挫折都淡然處之,依然固守內心的那份信念。

生活更偏愛有力量的人。

事在人爲。失敗不是因爲你缺乏這樣或那樣的實力,而在於心態以及無法有效掌控的情緒,從而過早地選擇了放棄努力。

勇氣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難。我們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勇氣,去嘗試新的事物,給人生換上一副嶄新的面孔。

反思:生活順遂,要倍加感恩和努力。按自己的計劃學習、成長、總結、分享,相信自己,只需努力,結果隨緣就好。

第三章 正確認識自己:超越自卑,纔會內心澄淨

正確認識自己,在自卑中發掘力量,你和理想之間,只差一個自卑的距離。

每個人的內心都深藏着恐懼,擔憂生病、衰老、貧窮或失付出最珍愛的東西。畏懼是人生路上一道深深的壕溝,跨過去你就擁有了出路和希望。

與人相處時要多一分謙卑,別輕易把自己的想法加到他人身上。努力做到這一點,往往容易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麻煩。

反思:天災人禍,意外事件,屬於被動壓力和恐懼,無法預測,不要杞人憂天;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來源於自身,我們可以有所作爲,名與利看淡了就沒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情。我們要鍛鍊自己,對什麼事情都不要驚慌失措,而要處變不驚。

第四章 心別太沉重:凡事慢慢來,別給自己施加壓力

人生中的得失進退,誰也不好掌握。唯有平淡的生活纔是最愜意的,也是最真實的。

羨慕別人是因爲我們期待完美,期待可以生活得更好,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處境不同,別人永遠無法模仿

當我們內心的負能量太多時,需要反省自己,多包容身邊人的缺點,即使需要批評的時候,也要做到坦誠、和顏悅色地溝通,好讓對方樂意接受,樂意改正。

反思:人生五十載,開啓下半程,事上努力,結果隨緣,淡定從容,活出自我,耕耘福田,修已利他。

第五章 用耐心磨鍊自己:熬過最難熬的日子,便是陽光滿地

一個人耐心能力越強,心理素質就越好,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大,學會營造快樂,學會輕鬆生活,別讓自己的本性受到傷害,這樣才能收穫有意義而又健康的人生。

心態不佳時,你就會用一雙蒙上灰塵的眼鏡看世界。不會爲自己的心靈放假,終將被生活擊垮,所以狀態不好時,不要再勉強自己,換個事情來做。

當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時,我們會產生“無力感”,於是不知不覺的就會陷入“抱怨”和“消極”的負能量怪圈。事宜上,扼殺我們的往往不是殘酷的事實,而是內心的“無力感”,它纔是導致我們自卑、拖延的罪魁禍首。

如何祛除內心的這種“無力感”呢?

1>直面現狀。人們之所以會有“無力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現狀”的不滿。首先必須直面現狀,接受現實中的自己。

2>適度期待。制定目標一定要合理,對未來的期待要適度。也不要過於看重結果,人生本本就是一場旅行,前方的目標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

反思:學習並領會了“耐心”對於成長的重要性,我會聯想到自己的個性。每個人的內心都住着一條黑狗,對於生活中的壓力我們會學會接納和轉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