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自然態度

1.  爻與做事的三個層面

    《易經》是中國的哲學起點,是五經之首。“易”是變化、改變的意思,“經”是改變的規律。改變的規律就是易經。《易經》是對事情發展和變化規律的一種判斷、理解、甚至是一種推導的哲學體系 。自然態度

      稍微瞭解《易經》的人都知道,《易經》裏面的爻,就是我們每天生活的狀態——交叉的狀態。我們每天生活的細節,全部是一種相互的交叉的狀態。這個爻,能不能看到人的存在?一般人看到的是事情,從上從下都可以找到人,這就是事情的交織。當人和人發生關係之後,這個事情該怎麼去判斷,怎麼去處理,怎麼去去發展,這就是《易經》帶給我們的智慧 。

    人做事有三個層面 :

      第一個層面的人看到的是事情,每天亂七八糟的事情,這是很痛苦的人 。一般給我提問題“怎麼辦”的人,基本上看每天的生活,全是事,裏面沒有人 。

      第二個層面的人能看出裏面人的參與,人的存在。第一個層面的人,看到事的人只會去琢磨事;第二個層面的人,看到人的存在的人,他會謀局,他不會再指望他的雙手去解決問題,他要把裏面人的秩序、人的關係擺好,這樣他面對的事情自然就化解了 。

      山東有個家長,她原來特想給他兒子講一個事情,她覺得他自己直接講不行,她把信寫好,寄給她遠方的一個親戚,讓她這個遠方的親戚再寄給她的孩子。這個過程表面上看母親沒有參與什麼,實際上母親把人謀得比較到位。孩子得到這個信息之後,心動的很厲害,感動了很長時間 。

      這是第二個層面的人,會謀局,用參與其中的人加起來就是一個局,也就是這個事我要解決,有可能會影響到幾個人,這幾個人我怎麼樣把他們的位置和順序,這個事情就自然化解了 。

      我們通過這個“爻”字,先了解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這樣一種錯綜複雜的局面 。

      比如孩子的作業,如果我們天天盯,你一個人下手盯,盯不住,如果讓老師偶爾點一下孩子作業,在乎一下孩子的作業,這是一步;另外一個,可以找和孩子同齡的同學,讓他們去刺激一下、欣賞一下孩子的作業;或者說我們家長提醒孩子的時候,不要直接提醒,讓一個居住比較近的另外一個孩子打電話問你們家孩子的作業情況:“今天佈置什麼作業了?我怎麼不會做?假如有這麼一個局面在裏面,我們內心需要處理的事情就可以很輕鬆的實現了 。

      比如指出孩子的毛病,這個毛病誰指出孩子心裏最舒服,就由誰來指出這個毛病,小毛病可以讓媽媽來點,大的問題、原則性的問題有父親去面對。原則性問題,父親把臉一拉,就可以給孩子談原則性問題。父親不要在小事上唸叨,唸叨得多了,孩子大的原則就沒人管了 。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爻”字,每天生活就是這個“爻”字,這個字裏面我們要看到人的存在 。

      第三個層面的人,能夠從這個“爻”字,從這種狀態裏面發現規律,瞭解事情發展得來龍去脈,它怎麼來,往哪個方向去,這是更高明的。這樣的人一般在處理事情時只在關鍵引領的點上碰觸一下即可 。

2.  太極是萬象的根本

        爲什麼要藏在我們家長自然的狀態呢?《易經》強調的最根本的一個問題就是自然的力量——太極,太極就是大自然。這個大自然裏面有一個東西,是萬象的根本。萬象是什麼?是外在的表現,萬象的根本,就是萬象之所從出。孩子所有的表現都來自我們的狀態,所以各種各樣的表現,比如孩子不愛寫作業,孩子不愛上課,或者回家愛玩遊戲等等,這些都是源於我們對他整個教育過程的積累。你覺得孩子不自然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在他的整個教育過程中先不自然了 。

  3.  家長應迴歸自然的秩序

      家長回到我們父母這種最自然的狀態的時候,就已經賦予教育孩子最完美的秩序。因爲我們家長回到父母的自然狀態的時候,我們的感覺,我們的內心是放鬆的,平靜的。內心越是放鬆和平靜的家長,感應孩子情緒能力就越強。我爲什麼要強調我們的表情呢?表情一緊張,心就失去了感知別人的能力,我們身上這種自然的、對孩子的教育能量就無從釋放。這告訴我們,要想把教育做好,就應該遵循我們自然的這種身份。

      孩子一生下來我們就成了父母,這是自然定位、自然角色。要從這種自然角色裏謀求我們和孩子的相處、和孩子相互交流以及教育的秩序,謀求最完美最自然的秩序 。

4.    自然賦予人的真善美

      什麼叫自然狀態?回到赤子間斷,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我們對外界的感覺是非常靈敏的  ,我們母親對孩子的感覺也是非常敏感的。儘管那時候孩子還看不到東西,也說不出話,但是他的任何一個動作都能傳遞給母親內心一個清晰的信號,孩子一鬧你就知道他是困了,是要尿尿還是要喫奶,很清楚孩子是哪兒不舒服了。母親順着感覺就過去了,沒有什麼判斷依據,完全是憑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最完美的秩序。孩子給你講他內心的話,如果我們父母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這種自然的秩序就已經是不完美了,遭到破壞了 。

      自然賦予了人們“真”的標準,真實的標準就是我們要把眼光轉回自己身上來,審視自己偏的狀態,審視自己偏離自然有多遠。當我們自己內心都彆扭的時候想讓孩子舒服,這隻能是一種幻想 。

        真的標準、善的境界、美的形態都通過這樣的一種自然狀態去表現,去讓孩子清晰 。

5.  無思也,無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無思也,無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一句話最厲害的是“感”,這種“感”是豐富的,能通天下。就是人回到自然狀態的時候,這種感覺系統才變得靈敏、敏銳,而且不斷地豐富,教育上特別需要這樣的內心空間 。

      我爲什麼能看出家長做教育的狀態呢?因爲有的家長臉上的表情太單調了,眼神裏面轉悠不開的就是那兩個字——學習,這樣的表情沒有感覺。我們教育孩子是在用生命做一次藝術創作,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教育藝術的創作,沒感覺的人創作出來的東西肯定不好看。這需要感覺,需要一種熱情,需要一種很自然的狀態去感知孩子 。

      我們要把家庭教育定位在這個點上——塑造生命藝術。孩子是藝術品,不是標準件,現在家長都跟着學校一起去把孩子加工成一種標組件。我們在家裏要雕塑的、塑造的是孩子生命的藝術和生命的品質 。

      一張白紙,讓孩子隨便在上面甩幾個黑點,剩下的交給家長來完成這一張畫,我們能畫出什麼樣的內容?如果這樣的一張紙交給一位繪畫大師,他畫出來的畫會價值連城,這個繪畫大師就是教育大師。如果你的孩子放到教育大師手裏面,這個教育大師可以把孩子培養成非常優秀的人才 。

      我們在其他地方、其他空間裏,比如工作、社交,我們都可以沒感覺,但是面對教育、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內心要充滿一種豐富的自然感覺,去感知孩子。感知能力強的人發現能力也強。我們要學會發現自己,發現我們自身所蘊含的教育的能量,以及所承載的教育孩子的文化內涵 。

      自我發現比較豐富的人才可能有條件、有能力去發現別人。心理學上有一句話,能夠了解別人是聰明的,瞭解自己是智慧的,但是要清晰準確地發現別人,前提是對自我發現的清晰。所以每一次面對家長,面對孩子,我內心裏先是一種排空的狀態,這種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感覺特別豐富 。 

        “感”非常重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個“故”是什麼?就是來龍去脈 。

      無思無爲,寂然不動,這是一種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家長具備的狀態。只有強大到這種狀態的時候,我們“感”的力量才釋放出來。天天忙,天天琢磨,這個“思”是一種自我思考,自我判斷,不是依據孩子。凡事說話中“我”字帶的比較多的人,愛思考,愛依據自己去思考別人,比較自私,比較自以爲是 。

      “無思”就是不要看、不要依據自己去思考別人 。

        “無爲”就是不輕易動。因爲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強大的自我修正、自我修復的能力,不輕易動 。

      寂然不動就是“靜”。這個“靜”的力量,能把一個人天生的內在力量聚積起來,能調動我們自身的積極因素。比如人生病的時候就要靜養,靜養的目的是把你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這個病給化解掉。我們吃藥打針,那個喫的藥打的針都是儘快促使我們歸於靜。身體處於這種經的狀態,裏面很多的積極積極因素才能出來,才把病給慢慢的排掉。中醫裏面強調的不是治病,不是把病制服,而求的是病毒和人身積極力量的一種平衡,一種和諧。即便是把這種病給制掉了,中醫也不叫治,叫化解掉,化解完全是靠人自身的力量。但是藥物能起什麼作用呢?能讓人的內心、人的整體歸於靜的狀態 。

    人生病的時候,讓人很容易回到自身琢磨自己的事,病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內心什麼都不考慮了。如果醫生告訴你,你還有三天的活頭,這個時候你什麼都不計較了,看誰都說“過年好”,有一句古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爲什麼呢?那個時候你全放開了,心裏空了,將一切都看得很美好 。

      我們家長做教育,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內心期待他一定要優秀,上小學的時候讓孩子一定要有個大理想,上初中的時候想着孩子能有個小目標,能考個好高中就不錯了。到孩子上高中時想讓他身體健康就不錯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學,家長內心的渴望是什麼?是我的孩子能夠活着回來就不錯了。現在大學生自殺的事就不叫事了,都不是新聞了 。

      這就是毛病越大的人他的目標降得越低。教育毛病出得越大,教育目標就降得越低。降到什麼程度呢?降到人能活着這個底線 。

      沒太大能量的人,天天在忙,什麼事都參與。我們不要輕易動,教育孩子的時候,努力地嘗試寂然不動這樣一種狀態。孩子的事,家長不要參與太多,就是孩子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我們不要輕易去動。我們做飯也好回家做家務也好,只不過是創造出一個更適合孩子的空間,這個空間我們要下功夫去做,孩子的空間我們不要輕易闖進去 。

      孩子的空間不讓你們動,實際上是在提升孩子在家庭中的尊嚴。爲什麼講尊嚴是一種空間?對孩子的尊重,尊重他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你不參與本身就是一種尊重。比如孩子寫作業你在旁邊坐着,那是嚴重的不尊重孩子。爲什麼?你不相信他。空間是信任,是尊重,是尊嚴。孩子的事你一參與。就證明孩子自己沒有能力獨立完成 。

      家長寂然不動,就等於把最大的空間留給了孩子,同時也給自己留出空間,不給自己找彆扭。你說喫完飯你出去溜溜彎不行嗎?你坐到孩子身邊看作業幹嗎?孩子的作業還要你檢查嗎?如果要你檢查的話這裏面的東西也在減少。因爲你首先要檢查的是錯在哪裏,甚至有幾分吹毛求疵的感覺,這樣的人,誰跟你處時間長了都討厭 。

      文化是一種空間,文化裏面有這些如何讓人覺得被尊重的規則和標準。怎麼樣讓人覺得被尊重,文化給我們提供了價值判斷的標準,讓人覺得被滿足,被需要,被尊重,讓孩子在我們面前覺得有價值感,那就是給孩子提供了空間 。

      我說的空間不是給他一個房間。你們家房間不管多小,如果對孩子的尊重做到位了,孩子也不覺得小,孩子會覺得這個空間很大。因爲這是一個心理空間,這樣一個空間的設置和建構也確保我們家長能夠做到無思無爲。

    所以給孩子尊嚴、尊重、現任,我們家長的這種帶有熱情的寬容,同樣也是一種空間。這個空間是什麼?例如孩子做錯事了,不要咬牙切齒地說:“我寬容你,就這一次!”那不行。要熱情地寬容,一臉輕鬆地說 :“沒關係,沒事兒多大的事。”

      有的家長跟我說自己的丈夫太倔,太拗,丈夫能拗到哪種程度,甚至在做事的時候有他自己的優勢。所以要帶有熱情,你可以把接受不了的這一面作爲一個優點去欣賞,這就是略帶熱情的寬容。儘管他給你帶來彆扭,價值取向跟你不一樣,但他這種價值取向肯定有他的發展、立足的空間,到那個空間裏可能我們的狀態倒不一定適應,甚至很不如他 。

      對孩子也一樣,對丈夫也一樣。要略帶熱情的寬容。不要心裏冷冰冰的去寬容別人,這讓別人很痛苦 。

      我女兒把我的一把紫砂壺給摔了,但壺蓋在桌子上沒有摔碎。我女兒當時嚇得“哇”一下,我笑着說:“沒關係,這兒還有個蓋呢?”我說:“摔得聲音挺脆的,把蓋也丟下去吧。壺都摔了,留着蓋也沒意義。”我乾脆用這個蓋來化解我女兒內心的恐懼,甚至擔心爸爸會說她,我把蓋也摔了。摔到那兒沒過5分鐘, 她自己拿一把掃帚,拿一撮箕,去那兒掃了。她掃的時候我很高興,很有熱情的去接納孩子,這就是空間。如果把這把壺摔了,我們只給她講對與錯,或者這把壺多少錢,今後不能再這麼幹了,最後連她打掃衛生的激情也給抹殺了,也就沒有自我發展的空間了。熱情地寬容女兒之後,她不僅掃掃,掃完以後她肯定要琢磨 : 今後我做事一定要小心。什麼對與錯還用我們再說嗎 ?

      把空間做好,前提是我們得收住自己,收住自己也是迴歸到自然狀態的一個開始

    本節內容節選自皇甫軍偉——《家庭教育的捷徑以心養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