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洲公园 最古老又最年轻

在桂林市中心,如果找一个地方,走进深处,不见山、不见水、不见城市建筑,环绕着的是荫荫绿树,脚下是青青绿地,满眼是缤纷花草,也就只有訾洲公园了。


桂林的午后很热,太阳很烈,进入公园大门的游人撑起了遮阳伞,籍着伞下的一小片阴凉,快速跨过漓江叉河上的汉白玉桥,走过诗画广场,进入浓浓绿阴中,一下子就凉爽了许多。

找片树荫坐下,慢慢品读訾洲旧事:訾洲,漓水环绕,群山环绕,群山簇拥,因唐代洲上曾有訾姓人家住而得名,呈条形如舟浮水中,又称浮洲。在烟雨弥漫的时节,云纱雾幔,訾洲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岚雾缭绕,洲岛隐约可见,或淡或浓,犹如一幅水墨画卷,充满诗情画意,訾洲烟雨是桂林著名的老八景之一。开发訾洲第一人,一说是唐代桂州刺史兼桂观察使裴行立在洲上建燕亭,立飞阁、植花木,开桂林山水园林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先河,其好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应邀登洲游览时,作名篇《訾洲亭记》,称其“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灏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一说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在桂林为官二年,作有《訾洲即事》:“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僧赋蠲新帖,墙榛斩旧行。归鞍乘晚霁,空翠满轻装。”

訾洲公园有不少石刻和展牌,大多采用了唐代开始建园的说法。择一篇记下以为印证;“訾洲岛,漓江上最著名的一座洲岛,始建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园818年),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是桂林有史可考最早的园林遗址,和城徽象山水月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是千年来文人墨客寻访象鼻山的历史发源地和绝佳角度。”由此可见,訾洲公园无疑是桂林最古老的公园。

身为俗人,与文人墨客自是无缘,同自己一样的游客却是熙熙攘攘,不时还有打听路线的:“到象山水月怎么走?”各种冠木遮天蔽日,看不见山,看不见水,看不见城市建筑,怎么看得见象山?带着疑问,随着人流,走向岛的西侧。果然,漓江露出来了,象山露出来了。时间已近傍晚,太阳在象山后面照射过来,虽然没有办法看清楚,但逆光角度,观赏光辉四射的象山也是一种别样的感受了。


把象山留给别人,自己悄悄回到岛的深处,慢慢走,细细品,佳木葱茏,翠竹摇风,境地清幽。现在的訾洲公园是2011年建成开园的,形成了飞瀑落虹、诗画汗青、枫叶留丹、烟雨涵碧、竹林清境、香樟拥翠、幽篁伞盖、银杏淌金、碑亭流芳、江山水月等10个新景观,既是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好去处,也是中外游客游览桂林山水、领略桂林文化的旅游新亮点,于是称它为桂林最年轻的公园一点也不为过。


集最古老最年轻于一身的訾洲公园,更像是一个处于闹市的世外桃源。除了观看象山的地方熙熙攘攘,别的地方就安静了许多。东部有一大片草坪,很是宽阔空荡,游人或踏草而过、或席草而卧、或弄姿拍照,闲适从容,怡然自得。草坪尽头有片竹林,林中燕亭,就是柳宗元《訾洲亭记》訾洲岛园林规划开始的亭子。而竹林便是“竹林幽径”了,高高的凤尾竹、甜竹,因为太高而垂下了腰,如圆拱挡住了天空,阳光透过层层竹叶,撒到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阵风吹过,翠竹不停晃动,竹叶沙沙作响,竹影和光斑也跟着摇曳。


走走停停,几个小时过去,感觉一切都空了许多、净了许多。忽然想起基辛格的一段话:“过去,我总认为中国山水画是画家们浪漫主义的构想,看了桂林山水方知道这是现实主义的写真。”而眼前的訾洲公园既是现实主义的写真,更是浪漫主义的构想,不是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