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凌晨5点起

1.凌晨5点起

目前日更视频号有150天了,昨天立了个直播早起3件事的视频,今天没用闹钟5点就起来了,早起1小时的感受: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好?跑步太早天没亮,写日志还没有灵感...

不管干什么,就是不能看手机。那就像平时一样吧,先跑步再拉伸、阅读、冥想写日志,用直播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监督我:比如注意打扫室内卫生,注意实践诺言,注意完成每个项目。克服了镜头焦虑症,你就很容易用到它的反作用力,把它当成同事、伙伴督促自己。


总结+计划:

无论睡多晚,都要早起,不要觉得自己睡的不够。困了就小憩,把思绪放下,间歇休息的效率会高很多。

早起发声训练和读书是唤醒自己不错的方式,锻炼嗓音、通气息,也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阅读上面,养成只字不差的阅读习惯(当下我们大多数人缺乏),记忆会更深刻。


2.该信谁?

昨天有朋友问我笑来写作课,去知乎搜了一下他的信息发给我看,说他有些争议,一般情况我是不想解释的,因为信任需要一个过程,1-2句话解释不清,还会加深误会。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去接触本人或其作品、周围的人,而不是3-4手表面消息。


了解一个从没见过的人,大部分人常用的方式是打听,以前向周围人打听,现在向网络打听。

但打听的结果往往会让人更纠结....因为凡是厉害点的人物,总是些褒贬不一,让你无法对他形成清晰的画像。

其实,这种想法还停留在二元论思考空间里。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再厉害的人也有缺点,个性强的人还会造成很多误解,从别人那里听说的也只能是一面之词。


那怎么办呢?首先明白自己的目的:你想了解他的目的是什么?你想从他那学什么、买什么?他这方面能力和结果可信吗?能查证吗?

如果以上成立,再从听说的那个人来判断:你听说的那个人,他更值得相信吗?他有什么样的结果?你们认识吗?...

网上的很多写手都放在了热点和评判上,自己并没有什么深度的作品。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听说,却不愿意相信身边人的话,更不想独立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