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歌老兄,謳歌英雄

我小時候看故事片《渡江偵察兵》應該不止一次,那些英雄的偵察兵是我的偶像,從此我立志長大當一名解放軍戰士。18歲我如願以償,當上了一名特種水兵。所以,一部好的作品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敢說,故事片《渡江偵察兵》影響了我們六七十年代那一代人,我們甘願把青春和熱血獻給祖國和人民。

今天,我捧讀歐歌老兄的長篇小說《決戰皖江》,就像當年觀看故事片《渡江偵察兵》一樣,對革命英雄人物充滿崇敬,同時對作者歐歌老兄,我是既驚奇又爲他高興。在這樣一個浮躁的世界裏,歐歌老兄潛心創作出這樣一部戰爭題材的小說,的確不容易,爲此值得我們對此大書特書。

《決戰皖江》原名《皖江聯絡隊》,在簡書連載過,可能因爲涉及戰爭題材,所以有的章節被鎖,我們所看到的這部作品並不完整,但對於故事的內容,我還是有點知道的。我也是寫小說的作者,知道小說來源於生活,加上藝術的修飾和加工,這樣的小說才真實可信。由此,我知道了歐歌老兄曾是一位軍人,他曾主編過4部《巢湖》黨史專著,還有《安徽文史資料全書-巢湖》的主要撰稿人,所以他手上掌握着豐富的巢湖解放戰爭的素材,這就爲他創作《決戰皖江》提供了先決條件,所以這部作品的英雄人物都是血氣方剛,英勇頑強,是一部皖江解放戰爭時期的英雄讚歌!

小說由“八人八槍”的線索展開,在巢湖地區活躍着這一支“敵後武工隊”,李大湖、項春霞、莢存義、王有福、孫家鬥等游擊隊戰士與敵人鬥智鬥勇。比如我方缺少糧食,李大湖就帶着指揮船去截獲敵人裝滿糧食的25只大船,爲了防止敵人反撲,保衛到手的勝利果實,游擊隊戰士們在湖沿挖戰壕,佈置陣地……

在這樣一部充滿硝煙的作品裏,也有愛情的故事呈現。《第十七章初遇霞姑》講的就是李大湖在經過敵人眼皮底下一座浮橋時,遇見了一位提着手槍的紅衣女,原來她也是另一個游擊隊隊長霞姑。在紛飛的戰爭年代,他倆有沒有擦出愛情的火花,小說裏沒有透露,但我猜測他們最後應該相愛了,結成了革命伉儷。這就留給讀者一個想象的空間。

歐歌老兄本人正直無私,襟懷坦白,所以他創作的這部作品是弘揚英雄主義的光輝史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