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半年總結|一位做了四年自媒體的情感博主的困與惑 一、半年成績: 二、遇到的困惑: 三、業務調整及運營方向: 四、寫在最後:

大家好啊,我是深情解讀,一位做了四年自媒體的情感博主,書評人,影評人,寫作導師,還是一名全職媽媽。

不知不覺,2021年上半年已經悄然過去了,而我彷彿還覺得剛過完年沒多久。怎麼這麼快,就半年過去了呢?

作爲一名自媒體老司機,從今年1月份開始,我便自覺地開始寫總結,不爲流量,不爲收入,不爲什麼,只爲了梳理自己成長路上所遇到的困與惑。如果你覺得有用,就請讀完。

下面我就把自己這半年來所遇到的困與惑,當然也有一些小成績總結和分析一下。

一、半年成績:

開辦了六期寫作課,小班私教形式

我在前面的月份總結裏說過,我開辦寫作課真的是一場意外,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爲講師,好像是命運使然。

在2020年的總結文裏,我總結了我這個全職媽媽做自媒體的心酸歷程,也順便提到了寫小說書評帶來的收穫,感動了非常多讀者和粉絲。

他們都問我怎麼做自媒體,怎麼寫作,我突然興起,把以往的經驗總結成課程分享給大家。時至今日,已經開辦了六期了,都是小班私教形式。因爲我是一名全職媽媽,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太多學員的作業,沒有助手,我一個人活成了一個團隊。

課程得到學員的好評,不斷呼籲我,讓我多出點寫作乾貨,讓我把寫作社羣開長久一點,做成一年期。

其實我很被動,都是學員推着我向前,就像開寫作課一樣,如果不是鐵桿粉絲支持我,我可能就一直這麼寫下去,當一個默默的寫手,而不是一名講師。

2.轉型成爲知識博主

爲什麼我要說轉型成爲知識博主,難道我以前就不是嗎?

是的,我以前只是一名不斷寫情感領域文章的博主,也可以說成情感小編輯。從17年做自媒體開始,我寫的是故事文,18年寫情感雞湯文,19年寫影劇評,20年寫小說書評。

這一路,我都是純分享內容。但這些內容,可能只是爽了讀者,但真正能讓讀者信息增量的可能會比較少,除了心理類的文章,以及付費專欄,這些都是明確給出方法論的。

今年開始,我越來越意識到,做自媒體,不應當只是爲了爽,而應當身上存在某種使命,應該爲一部分人解決某種困惑,比如自媒體應當怎麼做,寫作應該怎麼寫,讀書記不住怎麼辦,遇到婚姻矛盾怎麼辦等等。

我應該將自己所懂的知識傳遞出去,幫助更多人,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我轉型成爲了知識博主。

我轉型成爲知識博主後,做了三件事,一是知識付費,也就是寫作社羣;二是寫專欄,分享乾貨;三是閱讀分享,把我所讀過的書分享給讀者。

有學員已經迫不及待地等我開辦讀書會,我真的很感謝這羣一路支持我的學員,但我精力有限,只能一點一點地來,一步一步地走。

3.發展西瓜、dy、小h書、知乎、視頻號、B站

在2、3月的總結文裏我就說過,我從圖文轉戰到短視頻,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一開始轉型太快,顧了後不了前,導致圖文脫節,收入銳減。而拍視頻又是我的短板,下面我會重點講。先來說說我經過幾個月的短視頻探索之後,有了什麼變化。

今年開始,我相繼到西瓜視頻、小h書、知乎、視頻號和B站、dy上去溜溜,也積累了一定粉絲,深深感覺到,這些自媒體平臺,都非常強大,而這四年來,我眼裏只知道頭條百家,和一些二三線平臺,我都錯過了什麼。

有人會問,這麼多平臺,你都是怎麼運營的,你不是說你是全職媽媽嗎?怎麼做時間管理?

其實,這裏有一個問題,大家都忽視了,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都是可以多平臺發佈的。比如我發了西瓜後,其他平臺也可以同步過去,重點運營一兩個平臺,其他次要運營。

像西瓜絕對是對新手很友好的平臺,我斷斷續續發視頻,現在已經漲到2千多粉,你沒看錯,雖然我有22.3萬粉,但22萬都是圖文粉,剩下的纔是視頻粉。

所以,當我轉型拍視頻的時候,圖文粉很不習慣,紛紛喊話,讓我快點更文。

既然視頻不是我的長處,老粉又捨不得,爲什麼我還要去拍短視頻?

原因有兩點:一短視頻是未來的趨勢,曾經有人說過,寫圖文就是給讀者餵飯,他們要細嚼慢嚥;而拍視頻則是給讀者喂粥,他們不需要咀嚼,直接下嚥。說白了,視頻更直觀。

二是我自己要適應這個趨勢,嘗試着把自己的內容,換一種方式講給別人聽。

人要學會試錯,還年輕,怕什麼。

我在拍視頻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有讀者給我反饋,他們說內容很好,就是表情僵硬。

是的,我在現實生活裏不愛講話,每天對着電腦碼字。後來,我慢慢地調整自己,不斷訓練自己的面部表情,視頻,其實說白了就是表演。觀衆有時候未必就關注你的內容,可能更多的是關注你這個人長得好不好看,穿得漂不漂亮。這就是人設的問題。

4.寫了兩本專欄

上半年寫了兩本專欄,一本關於婚外情的,一本關於寫作素材的。

《深情解讀的11個高效素材收集術》上線就賣了將近30份,讀者紛紛表示,太乾貨了,裏面很多網站聽都沒聽過。

對於經常抱怨沒素材可寫,找不到案例的新手作者,這絕對是一個大幫助。裏面收集了我寫作四年來,是怎麼找案例的,是怎麼建立素材庫的,都一一說明。

比如最後一篇,我就拿作家六六和張愛玲舉例子。六六寫作速度非常快,15天就能寫完一本《王貴與安娜》,但她成書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收集了大量的素材,這就是建立素材庫的重要性。

我舉例說明新手作者想要開啓寫作之路,從自身角度出發是最容易的。比如張愛玲寫的大部分小說,都帶着她的原生家庭的縮影,像《半生緣》就非常明顯。

二、遇到的困惑:

轉型成爲知識博主後,遇到了非常的困惑,我一直在糾結到底往情感的方向深耕,還是往知識乾貨方向深耕,困擾了我很久。

如果往情感方向深耕,那麼進階階段就是情感導師。有很多同行覺得我不可思議,那麼多粉絲,幹嘛要教寫作,不做情感導師,隨便教人撩漢撩妹都能掙大錢。

這樣的價值觀,我是不認同的,我要做就做一個三觀正的情感導師,不做則已。

如果往知識乾貨方向走,那麼,我的情感文就沒法繼續更新了,畢竟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只能專注做一件事。

五月份的時候,我非常糾結,想不通到底要往哪個方向,而且渾身沒勁,幹什麼都沒興趣,收入才幾千元。想不明白的時候,就停下腳步,慢慢想,再前進。

我常常跟學員說,新手做自媒體,最關鍵最重要的是確定方向,其次纔是努力。如果你的方向是錯的,那你就算再努力也很難取得較大的成績。

對我自己而言,我寫作四年,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會面臨着一個方向選擇的問題,只要將這個問題解決了,未來才能更上一個臺階。

三、業務調整及運營方向:

其實,當我決定轉型成爲知識乾貨博主後,就預料到會帶來哪些損失,比如我的黃v被取消了。

爲什麼呢?

因爲我寫了大量關於寫作閱讀方面的乾貨,在上半年時間裏寫情感領域的內容比較少,超過60%不垂直就會取消。

不過,這對於我來說,沒什麼關係,非常淡定,有得必有失。黃v是一個標籤,代表着你是某個領域的優秀作者,難道沒有v就不優秀了麼?

如何判定優不優秀?

我現在有了新的認知,對自己而言,能掙到真金白銀,對讀者而言,有真正的知識收穫。

這個黃v我還是有信心撈回來的,我還是很捨不得情感,畢竟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情感。

未來的運營方向,堅持兩條路走:

1.情感知識乾貨不能丟,繼續爲大家分享情感類的乾貨內容,不讓老粉失望。

2.寫作讀書乾貨,繼續搞起來,我將會把這類乾貨內容轉移到我的小號(深情解讀的寫作課)上。

很多學員呼籲我,讓我多出一些寫作乾貨,感受到學員的號召和需求。等着我,我將一點一點地實現,幫助更多新手實現寫作變現。

四、寫在最後:

很多博主會誇自己有多厲害,取得多大的成就,設立成功人士人設。但我對自己的總結和評價還算客觀,我並不厲害。甚至很真誠地告訴大家,我今年真是混沌到極致,選擇很多,卻不知道該往哪條路走。

身體也不好,大年初六一大早起牀就磕腫了下巴,經常生病,要麼就渾身乏力,沒有幹勁。

寫這篇總結文的時候,我的腦袋還是嗡嗡響,感冒咳嗽半個月還沒好。

自媒體道路上,孤獨且寂寞,新手作者們,要堅持啊。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