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外的世界》教案

【學習目標】

1. 激發學生閱讀哲學繪本的興趣。

2. 指導學生認真傾聽繪本故事,仔細觀察繪本畫面。

3、通過故事講解,讓學生理解寬容的意義,在生活中做個寬容的小天使。

4. 依託繪本,拓展延伸,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故事創編。

【學習準備】

課件、繪本

【學習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最近小兔阿童有一大堆煩心事:漂亮的衣服被小豬阿福弄髒了;撿到了香蕉被小猴懷疑是偷的;跑步輸給了小狗,還遭到了小夥伴們的嘲笑……

阿童又生氣又傷心,難受得睡不着。水晶盒裏的小精靈告訴阿童:“寬容就會帶來快樂。”阿童帶着疑惑走進了洞外的世界。在那裏,阿童遇見了什麼?他得到了快樂嗎?快跟着阿童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節講述,理解故事

通過課件展示繪本,用圖文配合、分節賞析的形式,和學生一起理解故事內容,感知阿童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寬容的意義。

在中間也設置了問題:

1.請你想象一下洞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2.從鼴鼠、松鼠與阿童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在洞外的世界裏,阿童經歷了哪些事情?

4.阿童回去後會怎麼做呢?

通過與孩子們的上麥互動或課中展示,不斷增進對本節繪本的內容理解。

三、課堂小結,昇華主題

在故事結束後,通過一段簡短的文字來概括本課的主要內容,再次昇華繪本的主題。

四、課後挑戰,拓展延伸

設置一張三個問題的作業單:

1.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2.水晶盒經歷了幾次變化,你能畫下來嗎?

3.請你用圖文形式展示生活中關於寬容的故事?

通過孩子們的反饋,達到鞏固、拓展、延伸的學習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