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通日記接龍】地圖2021.7.9-10

糊塗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接觸了地圖。我爸爸是個天文地理迷,有很多星空圖,也有好幾本地圖冊,以及一些城市的地圖。受他的影響,我的地理學得特別好,就是那種初中地理考滿分,出題給出七個大洲的圖片,讓寫出名稱,面了,人口,我都能一字不差的那種好。高二時候做當年地理高考題,可以百分之八十得分。生活中,地理好是非常有用的。我去過很多城市,每到一處,火車站廣場我就買了地圖,每次去每次買新的,新舊對照就可以看出來城市發展。研讀一會兒,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要去的地方,再看看公交或者地鐵線路,很快就可以規劃出出行路線。在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導航的年代,這個技能非常好用。地圖真的可以指引着你走到自己想要的地方。

    學習敘事療法之前,張莉老師從北京給我帶來一本李明老師親筆簽名的,他翻譯的書《敘事療法實踐地圖》,是敘事療法創始人麥克爾.懷特遺作。我很喜歡懷特的關於地圖的說法。也在努力用這個地圖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經歷。

    這次來重慶,住了有十天了。我從來沒有這麼久離開家。10年去西北旅遊,16年去百泉學習也就是十天。在這個號稱4D的魔幻城市,我的手機導航時常不太管用。於是我就根據手機百度地圖,在頭腦裏建立起來自己的立體地圖,走到那裏,一邊看手機,一邊核對實物,一邊跟腦子裏的地圖覈對,有時候,覺得自己在用動通地圖。

    動通地圖跟敘事地圖不一樣的是,敘事地圖是已有的經驗,它可能帶着你走向想去的地方,但是沒有去過的地方,就需要探索。動通地圖是三維四維的甚至更多維的。不僅僅有自己的經驗,也有實地的考察,更有天上衛星實時導航,加上當下頭腦的判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