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能刷新豆瓣评分9.3的纪录吗? 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城市真英雄」 三部曲的深入、进化与升级 一部作品的坚持与一座城市的名片 1号结语

上海,大概是目前中国公安系统与广电系统协同得最好的城市。

这得益于东方卫视警务纪录片三部曲——

从2018年的《巡逻现场实录2018》到2019《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再到今天刚刚上档的《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上海市公安局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四年完成三部作品。

前两部曲都取得相当出圈儿的成绩,豆瓣评分高达8.9与9.3,而作为第三部曲,《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是否能延续这个佳绩?

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城市真英雄」

《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第一期的开篇,有这么一句话——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如此恢弘而繁华,却被公认为全世界令人放心的安全城市,为无数普通人营造安全感」。

为什么能做到?

笔者认为,这就是《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通过一季节目所在回答的问题,甚至三部曲也都从不同侧面回答这个问题。换言之,这句话正是这部纪录片的「题眼」。 

第一期,它便从「人」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上海有一群法治尖兵。

节目收尾,是这样一句话,「或许,我们很少会遇见他们,更多的时候,他们隐入都市的喧闹,引入市井烟火的日常」,但是,透过这部纪录片,却又能感受到这群城市真英雄们无所不在的保护——

涉案的类型,是无所不在的。不仅是绑架案、杀人案等传统意义上重大罪案,在社会热点议题的「炒鞋现象」背后,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实时关注经济活动中的异常现象,守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所以,我们才知道,原来在热搜、热议的背后,其实早有人民警察在部署、在行动;

在钱财丢失的背后,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进行指纹对比、调阅公共视频,为失主找回钱袋,民警说,「盗窃也好、丢失也好,我们把报警人的损失找回来,就是最大的成绩了」。而这,才充分体现了什么是「大城无小事」,没有大案、小案,关于百姓安居乐业的,都是要案。

办案的场景,是无所不在的。既在实体的「线下」,也在虚拟的「线上」,比如对于经侦而言,「账户就是现场,资金就是痕迹」;既在本地,也在外地,本期出现的4个案件,就有2个案件涉及跨省联合追捕。尤其现在各种新型网络犯罪,发生在虚拟空间,犯罪嫌疑人分布于不同城市,通过网络形成利益链条,更需要线上线下、本地外地,联合执法。

办案的时间,是无时不在的。「动态隐患清零」,相较于以往只有「后置办案」,现在越来越多有了「前置办案」,主张发现在早、处置在先,动态关注、及时预警。呈现在节目里,也是如此,既有后置办案的故事,也有前置办案的案例。比如,第一期的这起绑架案,就不是传统解救人质式的绑架案,而是预防犯罪的绑架案。根据线索,刑警们发现,网上有人讨论「控制、拿钱、招募团伙」等字眼,预判到有罪案发生的可能性,于是调取嫌疑人背景资料、调取公开视频,并在嫌疑人实施罪案前予以控制。

这个「在」字,意义深远。正是这群法治尖兵们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保护,才有了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井然有序发展的大前提。

三部曲的深入、进化与升级

四年完成三部曲,我们发现,每一部的推出都是每一次的升级,合作的力度、呈现的广度、挖掘深度,都在不断延展。

第一部曲《巡逻现场实录2018》,拍摄的是城市治安管理一线,以巡逻为主场景,呈现民警如何化解邻里矛盾与家庭纠纷;

第二部曲《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主要在跟拍场景进行了升级,由巡逻拓展至派出所窗口接待、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等城市管理最前沿。

而到了第三部曲的《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则完成了一次全面的大升级:

更加深入核心。如果说前两部曲更多关注基层警务工作,更多的是市井的、邻里的、家庭的问题,那么,这一部曲则从基层事务转型了打击犯罪,聚焦上海的刑事案件、经侦案件,深入刑事科学、反侵财、反诈、便衣、重案、缉毒等侦查队伍,全程跟拍破案过程。

更加全程高能。从民事案件到刑事案件,案件的矛盾、冲突、难度都在大幅度提升,尤其节目组还要跟随民警奔赴抓捕现场的第一现场,还原惊险抓捕的一刻;还要拍摄民警审讯罪犯的第一现场,展现与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因此,这一季与前两季的观影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更加紧张、刺激、全程高能。

而这一部曲、两部曲、三部曲的年复一年的坚持,既让我们看到了上海警务工作年复一年稳步的进步——

比如,第一期的第一个故事,就是限定24小时数据化实战大比武。

以往,模拟对抗都是通过案例演示、推演的方式进行比拼,而这则是第一次通过实战进行大比武。10支队伍要在24小时内,锁定犯罪嫌疑人,并要在研判阶段比赛10天后,依照研判结果进行抓捕收网。最终,在一个月内,328个犯罪嫌疑人悉数到案。

从模拟到实战的比武进化,不仅能务实地落地到为社会除暴安良,还能更加客观地检验上海公安经侦队伍在应对突发的经济金融风险犯罪的时候,是否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正是这样的主动探索、不断进步,才创造了上海经济之都的发展环境。

也让我们看到媒体工作与警务工作年复一年稳步的深入——

也正是这样的作品,才把上海警务工作的先进性、优越性,如实地呈现在了全国观众面前,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涌入上海。因此,媒体工作与警务工作是相互赋能的,前者为后者展示了真实的工作成果,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

而能有这样的升级与深入,是基于前两部曲的成功,从流程上,是基于有基层警务纪录的成功,才敢让其深入到更加核心的警务工作一线拍摄;从效果上,是基于有前两部曲带来的热烈社会反响,才有更大决心把它越做越大、越做越深,由此产生更强的社会影响力。

因此,才有了百人规模的工作人员分成四个外录小组驻守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经侦总队以及各个分局,蹲点跟拍了徐汇、虹口、杨浦、松江、嘉定、静安、普陀、浦东、青浦等多个分局,主创团队以三周为一轮的拍摄周期内跟着民警们昼夜不休,拍摄了各类大小案件300余起。

一部作品的坚持与一座城市的名片

一部好的作品,能够塑造一座城市的文化,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东方卫视的警务三部曲,正在成为这样的作品。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在对上海的记忆标签中,增加了一个「法治」的关键词。

我们知道了上海警务系统的地标「803大院」,我们知道了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有法医、毒化、照录像、痕迹、指纹、理化、生物物证七个破案核心技术专业,甚至随着节目播出,还会涌现出很多的「网红民警」。

尤其是看着这个系列成长起来的Z世代、00后甚至10后,在他们的成长记忆中,「上海」更是与「法治」紧密相关。

由于前两部曲在年轻群体中获得的极大成功,第三部曲的《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进一步加强了它的年轻化基因:

比如第一期中的「乌龙失窃案」,叙事、剪辑、配乐都处理的有几分喜感,是让观众看了会莞尔一笑的,它用年轻化、网络化的叙事语言,解构过于严肃的、过于板正的传统叙事;

比如节目尾声的「反诈小课堂」,通过「天黑请闭眼」的年轻人的聚会游戏形式,来揭晓谁是电信诈骗犯,它用创新式的游戏表达取代了传统照本宣科的知识科普;

在比如片尾曲的《新·少年壮志不言愁》,全新创作了一个嘻哈新版,这个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于民警的印象,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新一代的人民警察,他们也是90后、也是Z世代,他们不仅会办案,也会唱、会跳,他们不只是肃穆的、庄严的,而也有可能是很潮的、有型的。这样的民警形象,就是年轻人最心向往之的——又有能力、又有型。

于是,这一系列的设计,就在年轻人心中建立一个认知高地——

上海,是一个属于新世代的法治之都。

1号结语

1号认为,上海警务三部曲,是一个太值得弘扬的好作品。

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让我们更加生动地理解了「法治」;

是这样一支团队的坚持,让我们越来越深入地、全面地看到中国警务工作的真实面貌。

所以说,这个时代对于媒体人而言,其实大有可为。我们的工作、我们创作,是可以赋能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观念。

上海的媒体人做到了,那么,是否还有更多的媒体人能够加入这条创作潮流之中?

我们衷心希望,这种有情怀、有意义的作品,能够越来越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