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羅德尼”(覆盤)

指南針讀書會第29期《解碼青春期》第一期覆盤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羅德尼”。

開始的時候,讀到這句話,就對“羅德尼”這個人物充滿了好奇。等到和夥伴們一起讀完了作者的自序,才發現:“羅德尼”就是那個把問題少年看作是機會 而非難題的 一個孤兒的養父。這個孤兒,就是作者。

今天的讀書會,相信夥伴們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觸,就是想要成爲像“羅德尼”那樣的父母。

那麼,怎樣成爲“羅德尼”呢?

我想說:來吧,我們一起讀書!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學習點”回顧

在《第一種思維模式:青少年比看起來更需要你》裏,有三個重要的學習點。

1.孩子擁有的資產越多,越有可能取得成功。這些資產包括:

①外在資產:每個人最主要的社會支持系統(家人的支持)、孩子自身的經歷和體驗、明確界限(提高自律性)、有效利用時間;

②內在資產:保持“向好”、“向上”發展的信念,培養積極的性格特徵和價值觀。

2.青少年比看起來更需要父母。

當青少年讓你抓狂時,你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和他們待在一起。如果他們推你,按你,反覆試驗你,實際上標誌着他們需要你。只是,他們不懂得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

3.打破青少年的魔咒,靠近孩子的具體做法。

①當做頭等大事,去安排你們的專屬時間;

②絕不取消約定,雷打不動地去執行;

③在乎青少年需求,讓約會變得有趣,而不是強行安排任務;

④做好“碰壁”的思想準備,預料約會可能不那麼順利,隨時保持應對問題的姿態。

⑤有目的地去重複練習,做到知行合一。

“共鳴點”探討

在讀書會的分享中,多個夥伴討論到了同一個問題:把好方法具體落實行動時,我們首先會遇到一個難題。

作爲家長,往往都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養和高質量的陪伴;希望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希望自己可以忍着不發火,但爲什麼還是會“火山”爆發呢?憤怒情緒,不能壓着,又不能快速消解,怎麼辦?

在這裏,我想說的是:當我們可以意識到不壓抑情緒、並願意嘗試着去管理情緒的時候,就表明我們的總體觀念正在提升。那麼,很多父母會說:正因爲有了進步,卻平添了煩惱,這個煩惱就是“不敢說話了,怕說錯話,怕說不到點子上,怕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我覺得,要想做到好好對孩子,就要先做到好好對自己。不壓抑憤怒情緒,並不是指不能生氣。我們是人,不是神,誰都不能保證說一輩子不發飆!所以,我們允許自己適時生氣,而且要好好地去生氣。

發怒的三個步驟:①我們接納自己,有時會發脾氣;②我們有權生氣,不必感到內疚、後悔或羞愧;③我們有權表達自己的感覺,只要不攻擊孩子的品性和人格,就可以表達憤怒(只表達“自身感受”和“希望的行爲”)。這是其一。

記住這句話:最好的教育,是永遠相信孩子有變好的能力;最好的善待,是永遠相信自己有變好的能力。這是其二。

“故事點”分享

你說,跟孩子吵了一架後,想哭。讓我感受到你的這個“想哭”裏包含着好多情緒,委屈、不甘、擔心......但是,你至少找到了照顧自己情緒的一個小方法,就是來到讀書會的放鬆,就是願意暫時放下一切去給自己的心尋找一處安放。真高興,你已經做到了,爲自己學習!爲自己而活!

是誰一上來就說:我不會寫,也不會說,最後,卻很有條理地總結出了學習的精華?是誰說:我第一次來讀書會,之前從沒有當衆用普通話讀過書,最後,卻侃侃而談,帶動了夥伴的友好迴應?是誰說:自己一身不是,想學大家的好方法,最後,卻告訴大家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經典語錄。是誰說:我光有決心,決心一會兒一個、一會兒一個,就是沒恆心,最後,卻有力宣稱“不光要有決心,還要有恆心!”

雖然不能次次到場,但可以隔一段時間來滋養一下,你覺得這樣也挺好。看上去,你越來越有能力陪伴自己,越來越會照顧自己“有時”的“焦慮”情緒了。如此,看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嘉獎。學着去做孩子需要的成人,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陪伴。恭喜你!

深深覺察到語言可能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因此,迫切想要改變自己,堅定想要改變自己。當你意識到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短時,會更想努力成長。對你來說,重要的是,你懂得了放慢腳步去接受孩子的節奏,你看到了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和今後努力的方向。其實,你已經在踐行陪伴孩子讀書的“無言的約定”,你已經讓夥伴看到了希望。

主動想要和孩子互動,卻沒有得到孩子的迴應。我看到了這位媽媽有點小失落,以及對別的媽媽的小羨慕。其實,她很想走近孩子,很想和孩子們一起共度愉快時光。通過參加一個婚禮,更讓她覺得務必要珍惜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有這份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意在,有這份探索努力方向的念頭在,有這份經得住孩子考驗的耐心和愛在,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來讀書會上癮了。可貴的是,一邊成長,一邊積累,一邊給愛;一邊繼續成長,一邊繼續積累,一邊繼續給愛。更可貴的是,發現自己學會了帶着多元視野去接人待物,就是會“一分爲二”地看問題;並且,透過學習,懂得了適時釋放情緒,漸漸地把性格磨溫和了,更加靠近了那個深入的自己。

發現了孩子發出求助信號的密碼。收穫到越是孩子情緒爆炸時,越是需要父母時。日後踐行的微小行動是關注孩子,用心陪伴,不隨便取消約定。可以發覺到很關鍵的兩個點,看到你:很有學習力,很會汲取親子關係中的“潤滑劑”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