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編,創意來自哪裏

在“渭你讀詩·歌頌華章”2021第十一屆渭塘詩會上,我見到了渭塘草編傳人吳招妹,她竟然記得我,說我是廠長作家。她帶來了很多的草編,她特地一一指給我看,這是紅船、這是紅軍草鞋,這是知了,現在她編織的草製品真是品種繁多,目不暇接。

我問:“你這個創意哪裏來的?”

吳招妹說:“看電視新聞,還有手機視頻,我覺得這一樣東西能弄草編的,就草編那東西。”

我又問:“這個紅船、紅軍草鞋也是從電視裏看來的嗎?”

吳招妹說:“這個不是,是我很久以前自己就想出來的。”

吳招妹是個不識字的農婦,但她能夠成爲草編女王這與她善於開動腦筋、心靈手巧分不開的。上次,在相城區文聯開會,我遇見她,她告訴我這個草編不賺錢,只是賺點“空名氣”。我對她說,“空名氣”就是錢,你這樣的草編大王名氣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她點點頭道,這倒是真的,花錢買不來這個名氣。

這回桌子上擺滿了她的草編作品,她拿起一隻小動物問我:“這個你認識嗎?”我回答道:“認識,知了。”她說:“對的,是知了。”我說:“這個知了真像。”她說:“我按照真知了實際大小做的,只是現在我們蘇州找不着知了,所以我只能從書上畫的知了仿製。”

吳招妹拿起一個草人,指着草人的頭巾說:“這個草人最貴的就是頭上這一塊頭巾,是絲綢繡的,這是草編與絲綢的完美結合。”

我問:“這個出售嗎?”

她說:“已經被愛好者定製了,如果你喜歡,我可以再做的呀。”

吳招妹從最早的草編草帽、草人,到現在五花八門的草編工藝品,這是她求新、求變的結果。我想,如果我們的寫作者,能夠像她那樣,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吸取別人的精華,並且不斷地改變自己,那麼我們的寫作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附錄

最新消息:一年一度的渭塘詩會已經成爲一項羣衆性的文化活動,成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現場,渭塘非遺傳承人代表徐紅軍、劉福泉、吳招妹分別捐贈“四足衝耳方鼎”、“建黨百年”系列主題剪紙作品及草編“紅船”給蘇州渭塘鎮人民政府,以滋養藝術靈魂的家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