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阿非明明願意娶紅玉,爲何她還選擇跳河?答案三個字

《京華煙雲》有“現代版紅樓夢”的美稱,如果你讀過原著,就知道書裏的人物角色,都帶着濃濃的紅樓夢的影子。

其中紅玉這個角色,簡直是林黛玉的翻版,自小體弱多病,吃藥比喫飯還多。聰明,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女,才情在木蘭和莫愁兩姐妹之上。

然而這樣一個兼具美貌與才情一身的女孩,爲什麼卻早逝了呢?她的結局簡直就跟林黛玉沒差別。

電視劇把紅玉和阿非的感情線改得非常撲朔離迷,紅玉成了單相思,阿非討厭她。然而在原著裏,紅玉和阿非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小情侶。並且,阿非也很愛她,很呵護她,處處照顧她的情緒,她的需求。

就跟賈寶玉對待林黛玉一樣,眼裏心裏只有林妹妹一個人。

隨着紅玉的年齡越來越大,到了十七八歲的年紀,該談婚論嫁了,她開始心急。和阿非談了這麼多年的戀愛,阿非的父母姚老爺姚太太,爲什麼遲遲不肯幫他們辦訂婚禮。

紅玉的內心,焦急萬分,但出於女孩子的矜持和內斂,她總不能主動去跟姚老爺說自己要嫁給阿非,那不合適。

古代人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是自由戀愛,也得經過父母同意和操辦。

紅玉自幼身體不好,但多半是心病導致,尤其是姚家搬進了王府花園,經常有才子佳人,文人墨客來姚家做客,遊玩,看戲的時候。阿非接觸的女孩子多了,紅玉的內心就越來越敏感,越來越憂愁了。

紅玉不愛運動,稍微動一下,身體就容易累,容易喘,所以,她很少跟阿非去戶外活動。

阿非是個性格開朗,陽光帥氣的男孩,自然的也喜歡跟她一樣性格活潑的女孩。

麗蓮,就成了紅玉的第一個潛在情敵。

麗蓮是誰?

在電視劇裏並沒有這一個人,但她是原著裏曾老爺的姨太太桂姐的二女兒。跟紅玉同在一個學校讀書。

因爲木蘭喜歡三天兩頭回孃家遊玩,聚會,麗蓮也就跟着來,很自然的跟阿非接觸、認識。兩個人一起放風箏,划水,玩得不亦樂乎。

紅玉看在眼裏,內心說不出的滋味。

這裏有恨、有妒、有惱。她恨自己爲什麼身體不爭氣,不能像其他健康的女孩一樣,撒歡了跑啊、跳啊。她妒麗蓮爲什麼能跟阿非關係這麼好,明明阿非是自己青梅竹馬的表哥,理應他只屬於她一個人。她惱,男人爲什麼都那麼花心。阿非嘴上說着只愛妹妹一個,爲什麼轉眼就能跟別的女孩子玩得這麼開心。

紅玉明明吃了醋,卻不敢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拐彎抹角地給阿非氣受,讓他猜。

阿非性格直爽,用我們現代人的話說,就是直男,根本無法理解紅玉爲什麼前一秒還好好的,後一秒就生氣了。

大概這就是愛情,愛得越深,纔會在意越深。

書裏這樣寫道,用來解釋爲什麼女人總喜歡跟男人鬧彆扭,再合適不過。

“這也就是男人頭腦簡單的緣故,也許是女人有一種制伏自己所愛的男人的天性,也許只是女人要考驗一下她對男人是不是真控制得住。”

女人對於自己所愛的男人,太喜歡用各種小手段來考驗,以此證明,這個男人對自己是真心的,是隻愛她一個的。

愛情中的女人,容易患得患失。

麗蓮的出現,尚且不至於要了紅玉的性命,好在,她也是個識趣的姑娘,知道阿非和紅玉遲早要訂婚的,也就有意識地疏遠阿非。

第二個女孩的出現,再一次加深了紅玉的病情,刺激了她的相思病。

這個女孩,便是旗人寶芬。姚家的王府花園,在賣給姚老爺之前,是她家的。因爲清朝落末,滿洲貴族遺老也到了窮途末路,變賣家產度日。寶芬因此不得不出來姚家當丫鬟。

寶芬的出現,驚豔了所有人,就連姚老爺這個六十多歲的老男人,都爲之動容,覺得自己簡直不可思議,一把年紀了,還會爲這個女孩子而亂了方寸。

姚老爺甚至不情願寶芬在他家當丫鬟,覺得她太美,將來會禍害姚家,就像大兒子體仁被銀屏禍害了一樣。

寶芬終究還是留在了姚家當丫鬟,勤勞肯幹,做事又得體,深得姚太太喜歡。寶芬的出現,很快就轉移了阿非的注意力。就連看母親的次數也多了,三天兩頭就往母親的屋裏去和寶芬說話。

甚至,木蘭借用寶芬到曾家去伺候幾天,阿非都跟着跑到曾家去。

阿非的用意太過於明顯,木蘭都看不下去,提醒他:“你要知道,你現在等於和四妹訂婚了。”

紅玉是何等聰明伶俐的女孩,怎麼會不知道阿非的變化,但她的心事又能跟誰說。男人愛美女是天性,更何況還是個漂亮、大方、得體的貴族小姐。

紅玉感覺到深深的挑戰。

她的病情越來越重,越來越焦急,木蘭和莫愁姐妹看不下去,跑到父親面前去說情,讓姚老爺趕緊辦訂婚。

但姚老爺心裏跟明鏡似的,雖然疼愛這個侄女,但做兒媳,卻不得不考慮她的健康問題。所以,遲遲不答應,也不說反對,靜觀其變。

人性都是自私的。就算姚老爺素有大善人的美稱,但一旦考慮到自己家的大事,他一點也不含糊,至少在選兒媳這件事情上,他一點都不爲善良和同情左右。

如果說寶芬的出現,是刺激紅玉的病情的一劑催化劑,那麼下面這個外國女人的出現,則是直接要了紅玉的命。她再也受不了刺激,忍受不住被人算計來算計去。她的自尊嚴重的受到挑戰和傷害。

外國女孩董娜秀來王府花園遊玩,阿非、以及立夫的妹妹環兒陪着她一起遊覽,一邊走一邊議論素丹的八卦,說她離了婚遇到一個非常愛她的男人。

阿非有感而發,說了一句:“男人就是那個樣子。爲了自己心愛的小姐怎麼樣都可以。我也是那樣兒。”

環兒接着說:“我聽說她有個癆病根兒。”

董娜秀問:“癆病是什麼?”

阿非用英文解釋了何爲癆病,董娜秀繼續追問:“那麼你還娶她嗎?”

“我當然還要娶她。男人就是那樣兒……由於憐香惜玉……寧願伺候她一輩子……她好美,就是任性。”

阿非和兩個女子的議論,恰好被紅玉聽見,這就太嚴重了,當晚紅玉受了刺激就跳河自殺了。

不過一句話,爲什麼會產生這麼嚴重的後果?

我們來分析一下阿非的意思,他其實是想表達,男人的從一而終和專情,哪怕自己所愛的女子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也要伺候她,陪她到老。

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阿非並非真愛紅玉,而是出於同情和憐惜才娶她。

紅玉是何等聰明敏銳的女子,怎麼聽不懂阿非的言外之意呢。

紅玉如晴天霹靂,兩腿打戰,跌跌撞撞回到自己的臥室。

“她的自尊受到了破壞,她的愛情受到了創傷。他愛她,可是……事實是……他那麼說了……可是他會娶了她,由於憐香惜玉而此後伺候她一輩子……他愛寶芬不?她該怎麼辦纔好呢?”

愛情真正的美妙之處,在於朦朧,在於相信自己所相信的,相信自己愛的人也愛着自己。是真正出於愛情而娶她,而不是別的原因。

然而事實上,阿非僅僅因爲覺得紅玉可憐,出於男人對女人的憐惜之情才娶她。

這對於敏感多疑的紅玉來說,無疑是諷刺和打擊。她要的始終是阿非的那一顆真心,而不是同情。

於是,紅玉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當天晚上就精心打扮一番,開懷暢飲,跳河自盡了。

只因爲三個字:傷自尊!

客觀地說,愛上紅玉這樣的女孩子,男人會很累。

但又有什麼錯呢?女人追求男人的一心一意,不就是追求愛情最初最美好的樣子嗎?

只是她的愛情,太純,太苛刻,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雜質、玷污和詆譭。

就如莫愁所說:“紅顏並不薄命,聰明纔是。”

慧極必傷,在愛情裏,女孩子太過於敏感較真,累的傷害的終究是自己。

其實真正逼死她的,也沒有別人,只有她自己。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