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後,故鄉只在眠夢中

寫下這個題目時,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思緒湧上心頭。這種心緒源於老家建房時所經歷的一些事情。

老家有一間老宅,是四十年前父親建造的。老宅珍藏着我們太多的記憶。我們在這裏生,在這裏長。我們從這裏跨出門檻走向社會。我們像一架風箏,不管飛多高,線的一頭都是系在故鄉。老宅就是我們故鄉情的維繫點。

我們兄弟仨都工作生活在省城。父親去世後,母親不願意隨我們到城裏生活,她一個人生活在鄉下。還好家屬裏堂兄弟比較多,凡事也有個照應,所以母親在鄉下生活也不算寂寞。

家裏的那間老宅是瓦房,因年久失修,已破敗不堪。我們兄弟仨商量好把老宅拆掉重建。

老屋即將被拆掉,在毀拆之前,我思緒萬千,寫下了《祭老屋》。

由於我們長期生活在外,戶口也不在農村,對於農村的土地政策,特別是宅基地方面的情況不太瞭解。所以就匆匆忙忙的叫人就把老宅拆了 。

拆掉老宅後,接着挖地基,扎鋼筋,灌水泥。基礎搞好以後,準備砌磚牆。有一天,一輛轎車開了進來,從車上下來幾個人,他們拿着手機,這裏拍拍,那裏照照,然後就走了。

幾天後,他們送來一張圖。其中一個人說,你家的宅基地有一角觸碰到了紅線。我不明白什麼意思,拿過圖紙一看,原來是一張衛星定位圖。圖紙上畫有宅基地的方位。從圖上看,宅基地的一角(約佔整個宅基地的十分之一)被一條紅線切割。我問這是什麼意思?其中一個人解釋說,紅線之內的土地屬於水田地,是不允許建房的。我懵了,我們家祖祖輩輩住在這裏,不知道住了多少代人了,怎麼現在就變成水田地了呢?

關於農村建房的事,之前也聽老家的堂兄弟們說過,現在建房比較麻煩,首先要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接下來還要辦許多手續。

我找到村委會主任,把建房的事跟他說了。他說:“你的戶口不在農村,按照規定是不能在村裏建房的,但你家是老宅了,都是鄉里鄉親的,你可以用你母親的名義建房。”

村主任這個建議不錯,他也是個通情達理的人。

我問村主任,爲什麼我們家祖祖輩輩居住的宅基地現在變成水田地了呢?他說,這個問題我也無法解釋,這是“上面”政策規定的。全國要有十八億畝土地歸田。我們縣的指標是十萬畝,所以鎮裏各個村莊除了房屋,周邊空閒的地方都劃爲農田,甚至山嶺上也可以劃爲農田。

我明白了,“下面”爲了完成“上面”下達的指標,欺上瞞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愚弄民衆。

沒辦法,只能按照政策辦事。我在村委會填寫了一些表格 ,再挨家挨戶找村民簽名,最後給村委會書記和主任簽名,再送到鎮委,等待批准才能破土動工。

如果按照流程辦,起碼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拿到建房許可證。我哪有那麼多時間耗啊。不管了,先建起來再說。

我心裏這樣想,反正是老宅基地,加上又是危房拆掉重建,只要不觸碰紅線應該沒事。所以我叫工人把原來已經打好的地基改一改,避開所謂的“紅線”。

房子第一層蓋到一半時,有一天來了幾個穿城管制服的人。他們要看建房許可證 ,並且說了一通“官理”。沒辦法 ,我拿不出建房許可證,知道自己“理虧”。最後用一條“中華”把才他們打發了。

我想,這些人應該是例行公事,可能不會再來了。沒想到過了幾天,又來了幾個穿制服的人,不過不是先前那幾個。最後又用一條“芙蓉王”打發了他們。

這幾個人臨走時,其中一位出於好心,把我拉到一邊悄悄地說:“我們也是不想來的,只是吃了這碗飯,不得不來。你最好找一找我們隊長,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他還把隊長的電話號碼給了我。我想想也是,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些人三天兩天又來一次,何時完了。

通過打聽,原來城管隊長家是在鎮上開水泥店的,難怪那個隊員給我暗示。看來這個問題不難解決了。我打電話跟城管隊長溝通後,決定建房所用的水泥都在他家買,從此穿制服的人不來了,相安無事。

在建房的過程中,我經常關注關於建房的一些政策性的問題。通過了解知道,戶口不在農村的子女,對父母所建的房屋有繼承權,但不能繼承宅基地。也就是說,若干年後,父母不在了,假如房子倒塌了,繼承房子的人不能重建,因爲宅基地將被收回,歸集體所有。也就意味着,我們這些出門在外的人,子孫後代將失去故鄉,因爲沒了房子也就沒了家,無家何以歸?

嗚呼!若干年後,我的故鄉只在眠夢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