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林生斌、吳亦凡案件,他們提供了鼓勵孩子學習的最棒素材

很多家長說,和青春期孩子難以溝通,到底有啥辦法可以讓他們好好學習?

青春期孩子討厭和父母交流,用他們的語境說:都是洗腦,聽到的都是耳朵起繭子的大道理;一點乾貨都沒有,沒有營養。

你看看,這不,社會事件就是最好的鼓勵孩子學習的素材。

首先,聊社會八卦,聊頂流明星,孩子們會拒絕嘛?

肯定不會拒絕的呀,他們自己也會看到這類新聞。


你看你看,是不是有了共同的話題!

順利溝通的第一步是不是就跨出去了?!

和孩子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希望能引導孩子着家長節奏走,首先,我們可以瞭解孩子的三觀,其次,讓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對吧?

小孩子鬼精鬼精的,不能讓他們提前嗅到我們一絲一息的目的,通過迂迴,迷惑他們的注意力,然後順利的帶到我們挖的“坑”裏去。

引起巨大民憤的社會事件,必定就是觸碰到了人們內心的道德底線。

和孩子討論中,也可以聽到他們的判斷和社會價值觀,處於三觀尚未定型期的他們,正好得以機會再此強化正確的三觀。

談學習重要性的關鍵一步來了,我們先要把事件的重中之重先整理並羅列好,一定要快速掏出乾貨。

一旦孩子感受到我們談學習的目的,他們瞬間會提防並下意識反感。

所以,要像狙擊手一樣,快速精準針對目標。

林生斌在6月30日半夜暗搓搓的發出一則推文,從起初網民的認同,隨後引來排山倒海似倒戈;都美竹從之前語句不通順的推文,到後來之死地而後生的一則決戰檄文,翻起娛樂圈的滔天駭浪,girls help girls推波助瀾,BBC都把這次事件稱之爲ME TOO CHINA。

雖然這是兩起不同的事件,但是他們都是普通人,爲何能獲得如此大的網名影響力呢?

你看,我們沒有談學習,但是提出問題,孩子自然跟着我們的節奏去思考。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說過: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引發思考。

我們怎麼能瞭解到林生斌和吳亦凡的事件呢?

是微博,是自媒體,是文字。

這麼多人寫文章,爲什麼林生斌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同情和支持呢?爲什麼頂流吳亦凡兩天之內會因爲一個無背景女孩而塌方呢?

是那些有煽情力的文字,林生斌那句“過完這一生,我就去找你”,女人們渴望深情的內心瞬間泛起了漣漪,多少女人爲之動容;

是那些邏輯思維縝密且強大共情力的文字“我的人生是被你毀了,但我不能毀了她們”,瞬間一個又剛又颯的女戰士形象高聳的樹立起來了,Girls help Girls如同星星點火霎那間燎原。

你看你看,學好語文有多重要,若同時還能深諳心理學,那麼你的文字就堪比無形的原子彈爆炸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學習的重要性稍微點撥一下,我們要馬上把孩子帶向更深層的維度去思考。

林生斌好男人的人設可以讓無數人爲他的服裝產品掏腰包;吳亦凡頂流明星可以瞬間坍塌,帥氣的人設最終被道德法庭判處死刑。

同樣是文案寫手,林生斌背後的主筆人被網暴;而掀起娛樂圈滔天巨浪的都美竹寫手的梗成爲坊間流行語。

是什麼原因,讓這兩位寫手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如果說文筆是武器,那麼是誰在使用這一武器。

如今有很多寫手靠自己的文筆才華而謀生,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爲誰寫,該不該寫,會帶了什麼樣的效果?

這些恰恰是我們的道德感來左右的。

你看你看,說到這裏,我們是不是把學習和品德的重要性都在八卦事件中得到梳理呢?

彼此的討論中,孩子是不是不經意的就吸收了我們想要傳輸的思想和價值觀呢?!

實際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來自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只要我們家長有這份心,多一些思考和備課,家庭教育就如魚得水般暢快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