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下課程設計思路

前兩天瞭解了科學課程性質和課程基本理念,今天繼續讀《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學習一下課程設計思路。

標準把小學6年學習時間劃分爲1~2年級,3~4年級,5~6年級三個學段。

小學科學課程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涵蓋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四個方面的目標,每個方面分爲總目標和學段目標。

課程內容以4大領域內容爲載體,重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在物質領域選擇了6個主要概念,生命科學領域選擇了6個主要概念,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選擇了3個主要概念,技術與工程領域選擇了3個主要概念,四大領域的18個主要概念構成了本課程的學習內容,並將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內容融入其中,這四大領域的18個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個學習內容分佈在三個學段的課程內容中。課程內容部分還針對每個主要概念設計了活動建議,供教材編寫者和教師參考。

這就是本書的大框架吧?

我是通過轉崗培訓任教科學的。當時分爲兩個暑假,進行近一個月的集中培訓,培訓完本來要作爲專職的科學老師。但後來語數老師也確實緊張,而在鄉村學校,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很多都覺得語數是主課,而科學充其量就是一個邊緣化的副科。主科是要保質保量的,而副科則可有可無。所以我們仍然擔任着一門主科,科學課只是兼着。

這樣的培訓,這樣的任教時間,第1個體會就是科學課太難了。

數學內容就那些,教了那麼長時間,要講什麼?學生哪邊容易出錯?基本上都心中有底了。隨便拿一個內容稍微準備一下都能很好地教學。

而科學則不一樣,那4大領域,18個主要概念,75個內容涉及的範圍非常廣。如果沒有提前進行細緻的備課,很容易一教就錯。要知道教學最怕的就是教錯,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或者在孩子學習的初始階段,如果出現知識性錯誤或技能習慣錯誤,後續要糾正,要修改是要花費成本的時間還很難改過來的。所以所有的知識都要提前比較細緻地學習。

而且科學課的教學方式是以探究式學習爲主,實驗課不少,這裏面要用到大量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活動和準備實驗器材,也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

比如教學熱氣球那一課。首先你要知道熱氣球的工作原理,要了解熱氣球如何製作?然後再設計一些教學活動來幫助孩子觀察並瞭解熱氣球。

當時上這一節課前,我做了大量的預實驗。熱氣球肯定要產生熱量?用什麼來產生這個熱量呢?大家習慣用蠟燭,但是現在蠟燭不好買,也確實費材料。我看到實驗室裏面有酒精燈,於是準備採用酒精燈作爲熱量的提供者。

使用酒精燈是個技術活,酒精燈的使用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如何裝酒精?如何點火?如何保持火勢最大?要滅火的時候該怎麼滅?這些都需要自己提前去動手體驗。

酒精燈燃燒後,哪些部分產生熱量是比較大的?如何把它們產生的熱量儘可能多地送到袋子裏?如何讓袋子儘可能長時間地保存熱量?這一個個問題需要一一地思考,一一地設計,一一地實踐。

有人說實驗活動的熱氣球可以用垃圾袋來做。我拿了幾款垃圾袋試驗,有的根本飛不起來,有的一放上去就熱壞了。袋子聯結在一起,根本無法繼續。我甚至一度以爲那個熱氣球做不成功了。

多次嘗試後,發現用冰箱的保鮮袋效果最好。加熱的時間不用太多,袋子就可以充滿熱空氣,就可以飛起來。而且那種袋子很規整,平衡性比較好,也能飛得比較久。

自己做還不夠,還要讓學生來動手試看看。

正式上課時,自己動手做實驗的孩子們,也不是每個人都很乖,都能按部就班地做。這就涉及到活動的收跟放,活動的組織問題。

上完課,所有的實驗器材都要處理,可以循環使用的,收在一起換回原位。不能循環使用的也要收集好,放到垃圾桶或其他地方。

就這樣,科學課前要有知識準備,上課的時候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引導孩子們正確地使用實驗器材,做好團隊合作,並做好觀察記錄。

上一節科學課真的不容易,內容太豐富了,事情太多了。但科學課又是孩子們特別喜歡上的課程,孩子的專注度和參與度都非常高。

這次啓動《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啃讀,很大原因也是因爲覺得科學還不錯,作爲鄉村老師更要給學生帶去多樣化的課程。既然要教就要教得更專業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