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談「求仁得仁」

本篇屬於知識鞏固類筆記

1
「求仁得仁」這句古話講兩件事,一,你行爲的決策依據是仁,那你可以期待的結果是仁;二,不要搞錯目標,以爲你可以得到仁以外的回報,而徒留神傷或憤世嫉俗了。

2
馬奇(James Gardner March,1928-2018)以現代用語解釋「求仁得仁」這句話。決策發生在不同層面,有些決策的判準是結果邏輯,而有些是身份邏輯。一般我們說,我們做某事是因爲期望它會帶來好的後果,那就是強調結果邏輯作爲判準。當下比較少聽到的是,我們之所以做這些事情是因爲它符合我們的身份和我們的感覺,即,強調身份邏輯的行爲標準。

兩類分析框架各自都有爲行動帶來好處及壞處的潛力,不過身份邏輯下的決策,可預見的後果是,指標不清晰、沒效率、成效難考覈,有顯而易見的缺點。

舉例來說,在用指標來考覈學習成效的環境下,取得好成績的方法講究邏輯和效率,不是愛與好奇,那譬如選擇題,用背的也可以答對,如果你真的探究背後的學問,可能反而你的考覈績效下降。

用到成人世界也是一樣的,賺快錢邏輯和效率最佳的方法,可能是不擇手段,但你考慮到身份邏輯,你就不願意這樣,而導致速度下降。

3
身份邏輯下的決策,可預見帶來效率不佳的缺點,但它賦予人的好處卻太多了。它讓人的決策更前後一貫,例如始終追求誠實;它讓人更不計較後果,畢竟從一開始就不是結果導向;連帶地,看淡得失心,它也讓人更能忍受失敗或損失;它重視內在動機,所以個人更能有興致的一直走下去,不會因爲利益中斷終止(我相信很少人會因爲選擇題做對而保持讀書的興趣,但因爲喜歡思辨本身而終身閱讀的大有人在)。

身份邏輯作爲決策標準助益個人身心發展,我們甚至可以簡單說成,基於身份邏輯的決策,使人更像一個人。但是我們經常在商業環境和學校中做選擇時往往會忘記身份邏輯,忘記我們之所以爲人的重要元素。

4
理想世界中,「求仁」應該是義利兩全的事,你認真探索知識點,應該能幫你提高選擇題分數,你堅守商業信用,應該能幫助你財源廣進;但現實世界——套用宗教界修辭——是個原罪世界,你遇到時限的挑戰,明天就要小考了,下週就要發員工薪資了,你發現義利未必能夠兩全,兩者(在短時間週期內)是衝突的決策基準。

所以這是古話「求仁得仁」用以勸慰人心的涵義。要知道求仁可以期待的結果是仁,不要搞錯目標了。有人做了好事卻遭受社會質疑而忿忿不平,其實,在現實社會中,由於有營銷、判斷者短視、因果結構不明等干擾項存在,好的名聲與怎樣廣告可能有更直接的關係,跟好的初衷與行爲則未必有明確的邏輯聯繫。如果求仁,心中想的卻是仁以外的回報,因而變得憤世嫉俗,那就太可惜了。

其實,仁作爲回報一點不亞於利益,人展現複雜的身份認同,而不是活成一隻迴應計算的機器,可能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

5
即便重視邏輯和效率的手段,聽着保證求利可以得利,但實際未必如此。在選項有限、因果關係單純、且可以反覆操練的技能領域中,求利可以得利,例如你可能通過背答案做對選擇題。不過,面對複雜的人生情境,尋求利益的策略可能失敗,他人的成功未必可以模仿。

從《經驗的疆界》一書,我們得知比個人擁有更龐大資源的機構或組織,都難以複製成功經驗,或找到有效策略。能屹立數世紀不敗的現存組織,僅有個位數的學術機構和宗教團體。放到個人來說也是如此。我們如果認清《經驗的疆界》所闡述的,大部分對適應的追求終歸失敗,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定義成功?調整我們決策的判準和預期成效?

反過來說,求仁得仁卻是比較可控的,你情感上認同自己是詩人、作家、科研者、教師,你認爲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行是真誠負責,那你就可以在生活的大小決策中,不斷地選擇成爲這樣的人。

6
當代決策取向偏廢一方,需要撥亂反正,馬奇建議的措施是閱讀詩歌。馬奇說,「詩歌是表達、審視懷疑、悖論和矛盾的天然媒介」;馬奇說,「大多數時候,詩歌透過兩個鏡頭看世界,一個清晰的,一個模糊的。因爲生活既清晰又模糊,人既可敬又卑鄙。兩方面同時存在,你必須同時看到它們,不要妄圖調和它們之間的衝突,而要把它們都看作人生的本質」。

2003年馬奇拍了一部電影《激情與紀律——堂吉訶德的領導力》,電影中馬奇有這樣一句旁白:

我們生活的世界重視現實的期望和清晰的成功,堂吉訶德兩者皆無。但是儘管一個失敗接着一個失敗,他堅守願景和使命。他堅忍不拔,因爲他知道自己是誰。

天人交戰永遠存在,善無善報總是可能,不用想着去調和正義與利益,更好的是,肯定正義的價值,因爲求仁得仁而滿意就好。

7
馬奇很可能離開教職,以賺得超額財富。引用陽志平的整理:1、馬奇早年就成爲大師。在他年僅三十歲時,在卡內基大學的行爲高級研究中心任職時,他與衆所周知的跨學科天才,圖靈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雙得主西蒙合寫的《組織》成爲經典。2001年,Daniel A. Wren, Arthur G. Bedeian 組織了一項調研,《組織》一書被評爲20世紀第七大最具影響力的管理書籍。1994年,馬奇著作《決策是如何產生的》第一章即「有限理性,詳細介紹了他與西蒙奠基的組織研究的「有限理性」流派,也成爲今日行爲經濟學基礎之一。

2、科學界目前流行用 h 指數快速評價一位科學家的成就,雖然粗暴但不妨作爲一個參考。在中國,30以上有望獲得院士;在全世界,100 以上爲公認的學術大師。而馬奇,h指數高達 111 。馬奇當選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會士,國家公共管理學院院士和美國國家教育學院院士。

3、2003年,兩位管理諮詢師羅倫斯·普賽克(Laurence Prusak)與托馬斯·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首先調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企業CEO常常引用的管理大師名言。然後整理出一份管理大師清單,詢問這些知名的管理大師,誰是你心目中的大師?結果顯示, 結果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德魯克,第二位是馬奇好友西蒙;第三位正是馬奇。

按理說,馬奇完全可以擔任巨頭公司的顧問,但馬奇沒有,平生只以私人身份給當時任職花旗銀行總裁的好友支招。

馬奇晚年退休時,在斯坦福大學晚宴上致辭:

大學只是偶然的市場,本質上更應該是神殿——供奉知識和人類求知精神的神殿。在大學裏,知識和學問之所以受到尊重,主要不是因爲它們能夠造福個人和社會,而是因爲它們象徵、承載並傳遞着有關人性的見解。

馬奇又說:

高等教育是遠見卓識,不是精打細算;是承諾,不是選擇;學生不是顧客,是侍僧;教學不是個人工作,是聖事;研究不是投資,是見證。

仁者求仁得仁,共勉!

2021-07-2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