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與範梅南:好奇心的不同

郝明義先生在《越讀者》中提出,唯有經歷主題閱讀,才能賺得閱讀的第一桶金,才能開啓自我真正的閱讀之旅。郝明義先生進一步指出,主題閱讀至少包括“兩個要件”:

第一,你要有某個問題或疑惑,激發你強烈的好奇。第二,你要同時閱讀許多種書籍,參考多種資料,有能力找出一個答案。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好奇心更加關鍵,因爲這是閱讀的根本驅動力。

在此基礎上,郝明義先生又區分了三種好奇心。第一種好奇心,是你自己有一天突然對一件事情,一個現象,一個問題產生了懷疑,產生了好奇,於是開始想要去找東西來閱讀,這種好奇是最強的。

最近你聽說了什麼什麼書,熱門老闆,談同事,談成了每一個人的話題,因此你也受到影響,覺得自己如果不看一下就會落伍 所以你也很好奇的買一本來看,這是第二種好奇,但是沒有第一種好奇那麼強烈。

第三種好奇是最淡的,比如說你所喜歡的作家 新出了一本書,你毫不考慮地買下了它。 那裏面雖然有你對他新書裏到底表達什麼的好奇,事實上你對這個作者的認同與喜愛,應該更超過你對他作品的好奇。(p211-212)

第一種好奇是發自內心的好奇,是自己的疑問所產生的一種好奇,必定要把這個疑問解決掉以後,這個好奇才會淡下來,轉化掉,所以它是最根本、最強烈的。而第二、第三種好奇,都不是直接的,不是自己的內心與現實生活接觸所引發的,或者是因爲許多人的時尚行爲,或者是因爲推崇的他者所引發的。

由此,我想到了教育哲學家範梅南先生在《教育的情調》一書中所闡述的好奇心。

疑問“那是什麼?”,是想得到一個空間去對話,去思考,去好奇,去驚訝 。因此,成年人不應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他所指的東西是什麼,還應該詳細地講解那個物體區別於其他物體的不同方面。

每一個問題都值得去慢慢思考。真正的好奇,不是問好多好多的問題。我真正感到好奇,是在所問的問題以某種方式返回我這裏,或是當問題被沉寂,好奇的沉寂纏繞和包裹着的時候。

範梅南的這一段特別話特別富有詩意,而且非常的玄妙,讓我想起了嵇康的詩句“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這是多麼美妙的境界啊!

真正的好奇心與自我,與世界緊密相關。就像一個人盯着鏡子看一樣,在這種極端的反射作用下,一個人注視自己如同注視一個神祕的陌生人,從而陷入沉思 :我是誰?我在哪裏?我爲什麼會在這兒?然而,這些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