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莎車、金胡楊澤普—南疆篇(6)

        莎車和澤普同屬喀什地區,以葉爾羌河爲界,隔河相望,這次從巴楚過去,決定遊玩兩縣。(圖2下載):

        1、莎車縣

        各地超市多有殼薄扁平、類似杏仁的乾果,這就是巴旦木。莎車縣是全國最大的巴旦木生產基地,被譽爲中國巴旦木之鄉。

        以維吾爾族爲主的各少數民族佔莎車總人口96·3%,漢族人少。如果說喀什具有2000多年曆史,那麼莎車則具有3000多年曆史,商末周初已有莎車文字記載,莎車國在漢代已成爲聞名遐邇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莎車歷史上先後稱爲莎車國、渠莎國、葉爾羌汗國(地方政權)。(圖1班超,圖2葉爾羌汗國第一代汗王):

        莎車縣城正在向城南郊區發展,客運站已遷到城南,大型溼地公園和莎車發展紀念碑已在城南建好,縣人民醫院城南分院在上海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援助下開始門診接待病人。在上海有關醫院支援下,縣醫院成功實施心血管介入手術40多例,填補 了莎車醫學史上空白;縣醫院還通過中國胸痛中心的認證審覈,成爲全疆首個通過國家胸痛中心認證的縣級醫院。莎車正在邁向富裕和現代化。(圖6下載):

        城南地區有多路公交車通往縣城,我是來遊玩,不用急於趕路。下車後來到溼地公園,遇到幾位小學生在湖邊網小魚,我問他們能否聽懂我說的話,孩子們齊聲回答能聽懂,我和孩子們開始了愉快交流、玩耍。我鼓勵他們要努力學習,特別要學好普通話,方便以後周遊祖國各地,同時爲今後考入內地大學打下基礎。分別時,孩子們高興地與我合影留念,高喊“三、二、一、茄子”。跟孩子們一起玩耍,又無語言障礙很開心。圖1穿綠色體恤的男孩讀五年級(現在應該是初中生),他告訴我曾隨爸爸一起來過重慶。

        莎車縣城繁華熱鬧,市場物質豐富,這紫色葡萄10元3公斤,夠便宜(圖8)。老城與新城交匯處是“莎車歷史文化旅遊景區”,到莎車主要參觀歷史文化景區。景區有多個景點(個別景點不在景區內),有的景點沒開放,我主要參觀了兩個最重要景點:葉爾羌汗國王陵和阿曼尼沙罕紀念陵。

        葉爾羌汗國王陵又稱阿勒屯麻扎,“阿勒屯”漢語意爲“金子”,“麻扎”則爲“墳墓”,陵內葬有葉爾羌汗國創始人等11代王室成員。王陵建於明嘉靖年間,經數百年擴建形成現在規模,整座王陵別具風格,是伊斯蘭教的優秀建築藝術,爲現代人瞭解當時各類情況提供重要歷史價值。

        阿曼尼沙罕紀念陵建於1992年,是爲紀念十二木卡姆主編阿曼尼沙罕王妃而修建,自治區第二屆十二木卡姆研討會在莎車召開時,作爲旅遊景點正式對外開放。

        紀念陵與清真寺連爲一體,建在兩米高的一正方形基座上,到陵宮有14級臺階,紀念陵四周有20根柱子,分別代表阿曼尼沙罕14歲入宮作王妃,用20年時間整理木卡姆,34歲去世。陵宮內,宮殿牆上鑲有木卡姆十二套曲目,整座紀念陵由典型新老伊斯蘭建築風格完美結合而成。(圖1清真寺):

        紀念陵主人阿曼尼沙罕是葉爾羌汗國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阿不都熱西提)的王妃,她14歲入宮,34歲因難產去世。入宮20年,這位天資聰穎、能歌善舞、能詩能文,16世紀傑出的維吾爾族女詩人、才華出衆的奇女子在汗王支持下,拜訪社會藝人、詩人、民間歌手,將數千年曆史長河中,維吾爾族人民創造的古典音樂木卡姆(當時木卡姆很亂),整理創編出集維吾爾古典音樂之大成的十二套木卡姆,即【十二木卡姆】,使民間音樂成爲科學、系統、嚴謹的曲目。這種集歌、詩、樂、舞、唱、奏、戲劇於一身,具有抒情和敘事相結合特點的音樂形式,在世界各民族藝術史上獨樹一幟,堪稱一絕,這是維吾爾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所作的重大貢獻。人們今天在新疆觀看的十二木卡姆表演,就是經過阿曼尼沙罕王妃整理、規範後的音樂。十二木卡姆已名揚中外,是維吾爾樂舞藝術的稀世瑰寶。

         2、澤普縣

        莽莽崑崙的冰川雪原湧出萬涓雪水,匯聚成奔騰不息的葉爾羌河,在廣褒無垠的大漠戈壁沖積孕育出一片神奇綠洲,維吾爾語將這片綠洲稱爲“波斯喀木”,意爲“流淌着金子的河和富饒的土地”,漢語稱爲“澤普”,寓意廣澤惠普。這滿懷深情和希望的縣名使澤普成爲葉爾羌河畔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古代澤普是莎車國一個大莊,成吉思汗征服天山南北,澤普成蒙古屬地,後成爲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領地,明朝又屬葉爾羌汗國管轄。現在的澤普雖是喀什地區一個小縣(僅20萬人口),但卻是南疆最富饒的縣之一,整個縣城乃一大亮點及美麗景觀。和南疆其他縣城相比,澤普縣城整潔乾淨,綠化極好(無死角)。街道(法梧路)兩邊生長着高大粗壯、遮天蔽日的法國梧桐和柏樹(上世紀80年代栽種)。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與自然融爲一體,在澤普縣得到完美體現。澤普已成爲一座集生態、環保、文明、衛生等榮譽稱號爲一體的森林宜居城市,是我見過的最美縣城,我去過青海德令哈,澤普比德令哈綠化環保好得多,與乾冷枯燥的南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

        民族文化廣場相遇一位在中石油工作的先生,他介紹了自己攝影的心得體會,併爲我製作了幾張照片(下面3張照片就是這位先生製作的)。他的觀點:照片三分拍攝,七分後期製作。

         美麗縣城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千畝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的法梧公園,一個僅數萬人口的小縣城能有這麼大型漂亮的公園太令人驚歎!(圖2鳳凰女神鵰塑):

        澤普是南疆三大天然胡楊林集中生長片區之一,胡楊林已成爲澤普縣珍貴名片。聞名遐邇的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是南疆第一個5A級景區,位於澤普縣城西南40公里的戈壁深處亞斯敦林場境內(葉爾羌河沖積而成的這片神奇土地稱爲“亞斯敦”,維吾爾語意爲“讓他安睡”),景區面積4萬畝,天然胡楊林多達2萬畝。

        這裏胡楊林以水湖楊-又名金湖楊著稱,雪山、胡楊、碧水、戈壁、風情是景區最大特徵。崑崙山雪水的滋潤,使這兒胡楊素有“貴族胡楊、水鄉胡楊”美譽。景區除胡楊外還有與此同等名氣的白楊、紅柳、蘆葦和大面積荷花等。景區鑲嵌在葉爾羌河畔,三面環水,景色宜人。公園因是5A級景區,很規範,縣城客車站每隔30分鐘發一班車到景區大門處,只要你記住末班車返城時間,可放心大膽玩耍,不用擔心回城無車。

        景區既可坐觀光車又可坐馬車,同等價格,隨意換乘,隨時上下。我首先乘觀光車來到景區中心“長壽民俗文化村”(過去林場場部),村裏有農家樂,木、土陶坊,各種小喫特別是葉爾羌河烤魚(90元1條)吸引人。

         乘車來到胡楊王處, 這棵胡楊王具1400多年曆史,最集中體現了胡楊樹“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精神。胡楊王旁邊有一棵白楊古樹,譽爲“白楊衛士”。

        景區觀光車道呈環形,在胡楊王處換乘馬車繼續觀賞景觀。坐馬車觀景效果好於觀光車,一路風光無限,令遊客讚不絕口,陶醉在這美麗胡楊林中。馬車師傅告訴我們,景區最美季節在10月中下旬,那時的胡楊樹已全部黃了,在陽光照射下,如詩如畫般的金色大地美得無法形容。現在來早了點,還有約半數胡楊樹沒黃。我們告訴師傅,太美了,已經很知足。

        (下載):

  馬車師傅告訴我們,“胡楊晚唱”景觀到了,這裏下午觀景效果好,上午效果要差些。

       來到金湖楊水域,觀看金湖泛舟(遊船乘坐區)。

       在金湖楊水域處,再次換乘觀光車到江南荷韻,近千畝荷塘一派江南風光,使人們頓時忘記了這是在塞外大漠戈壁。

       這裏離景區大門近,坐返城末班車時間足夠,我沒有再坐觀光車,邊觀景邊向公交車站走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