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荷塘與逛大街

遊荷塘與逛大街

20210727

遊荷塘與逛大街看似並不相關,實則確有異曲同工,不妨聽我道來。

遊荷塘爲啥呢,看花,看荷花,荷塘之中除了花,當然還有葉,然而人們的視線只是在花,絕不在葉。

逛大街爲啥呢,當然各有目的,其中之一,也是看“花”。可這大街上有花嗎,當然有了,古語有云“女人如花”,這不就有了嗎,實際上就是看美女。

那美女與荷花又有啥關係呢,當然有了,有一句“出水芙蓉”,即說的是剛開的荷花,也說的是天然豔麗的女子。怎麼樣,荷花與美女這不就聯上了嗎。

遊荷塘,乘一葉扁舟,穿梭在萬花叢中,左顧右盼,何等的愜意,怕是不覺間也就醉了。

逛大街,憑兩支天足,遊蕩在人羣之中,東瞧西望,即便是望穿雙眼也不見一個。

遊塘逛街,也不是隨意可爲的,也是有規矩和原則的,其關鍵的有兩點,一個是隻能看不能摸,一個是隻能在這裏看,不能帶回家。不用細說,你也會懂得的吧。

其實這看呀,也有說道,就是近觀不如遠瞧,這又是爲什麼呢,當然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了。近觀只能看到局部,無法看到整體,總有一種缺失感,用一句俗語來講,就是看得見“盤”了,卻看不見“段”,終是缺了點什麼。可是你又會說遠瞧也會看不見“盤”呀,就不缺了嗎,當然也是缺的,不過,人呢,不是會使用工具嗎,藉助工具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近觀永遠無法實現遠瞧,而遠瞧藉助工具卻可以實現近觀,這只是其一,其二是遠瞧可以獲得一種自然的形態,彼此之間會有一種安全感,也就可以更隨意了。

其實不論是遊是逛,也只是“浮光掠影”,不見精髓。當然說到這裏,話題就該轉一下了,重點該是遊了,而所見的也只能是花了。

人們只看荷花,不看荷塘。

說來有趣,應該是有了荷塘纔會有荷花,然後在沒有荷花的時候,似乎便沒有了荷塘,人們經過之時,不會看一眼,不會有停留,視如無物。

人們只在花開之時纔去看花。

小荷出來了,尖尖角出來了,人們無暇顧及。荷葉展開了,荷塘鋪滿了,人們無心環顧,只是到了有花開了,人們纔會過去。人們只去看花。

看的也不是花,而是自己。

看花,看花,看的是花嗎,不是,看的是自己,是想讓花的豔麗愉悅自己的內心。如果只是如此也算是可以了,要是再想讓花作爲襯托,而進行炫耀,恐怕就會是失了花色了。

究竟該怎樣看花呢,或許這不該是一個問題,然而這也的確是一個問題。

觀荷始於一種無意,慢慢的就有了一種變化,變成了一種有意,隨着這種有意的加深,所觀所想也就有了改變。

開始是看花開,是無意。接下來就想看荷塘,從第一片小葉兒浮出,到最後一片葉子變黃,枯萎,是有意。再後來,是想看雨後,日出,花落的悽婉,花開的剔透,是有心。而現在,我卻想關心一支荷花的出水,開花,結果,敗落。

這種場面我也是看過的,看過的卻是荷塘,不是荷花,而我現在要看的是荷花。似乎我剛剛找到了觀花意境,或者說只有補上了這一段,纔算是完成了觀花的基本過程。可惜目前對我還只是一個想法,還沒法分出時間和精力,或許再有幾日,也算是留一段期望。

忽然想起了楊萬里,他家門前就有荷塘,他該有機會得見這種景緻,或許該讀一讀他的書了。

比較起來,楊萬里是幸運的。我家的門前什麼也沒有,有的是電梯。

說到這裏還得把話題扯回來,有心有意的觀荷,可以,有心有意的觀“花”,行嗎,顯然是不行的。

遊與逛,觀與瞧,箇中滋味,只能自己品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