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擠的山城小縣



我的家鄉—中陽,人稱屁股大的縣城,如今也成了擁擠的縣城,人口多了是一種因素,還有就是農村人包圍了縣城。


我家曾經住在街道旁邊,離的學校近,離的幼兒園近,每逢上下班接送孩子的點上,街上是車多人多摩托多,再加上一些小商小販佔道經營,那真叫一個擠啊,有時是摩肩接踵的擠,有時是挨山塞海的擠,當然如果大家不搶道行駛,不佔道經營,道路是窄可還是順暢的。


再看看夏日夜晚的中興廣場,也是人頭攢動到處是人,平常看起來偌大寬敞的廣場,一到夜晚跳舞的丶扭秧歌的、做操的、擺地灘的,走步的、閒逛的……各自成團、各自爲營充斥着廣場,感覺也不那麼空曠了。


縣城的各條街道都停滿了各種轎車,一輛挨一輛,和城牆似的,就是門面前也是佔滿了貨車、電動車,致使拓寬的街道又窄了,感覺還有點憋氣人。


中陽的鋼鐵廠,可謂是萬人企業,大部分人來自農村,這些人再帶上家屬,都要喫飯都要上學,又是多少人,說農村人包圍了縣城一點也不誇張,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縣人口13.8萬人,其中城區就達8.8萬人,你說能不擁擠嗎。


再看看學校裏的學生,又有多少,初中部一個年級十幾個班,一個班五十餘人是正常班容量,三個年級是多少人,高中部一個年級二十幾個班,一個班五十多人,三個年級又是多少人,這大部分是居住在城裏的農村孩子。


改革開放不光解放了人們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原始的勞動力,人們嚮往當城裏人的夢想也逐步實現,有的爲了孩子上學,有的爲了生存都擁向縣城,隨之應運而生了一些新型職業丶新的營生,各種風味的飯店也多了起來,有的是加盟的、有的引進的、有的是創新的,當然也有傳統的、原始的,擁擠就成了自然現象。


不知何時,村子己漸漸空了,只剩下了老人,孩子們也隨年輕人進了城,雞鳴狗叫炊煙四起的景象也少了,希望的田野也退耕還林了。


視土地爲生命的老一輩農民已漸漸逝去。土地逐漸集中在城裏的一個又一個土豪手中。有農業技術的農民,淪落爲“現代農業”下的農業工人。有錢人成了地主,農民成了僱工。


擁擠的縣城就是這樣形成了,我說的對嗎,歡迎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