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 《汉水的渡过》采访笔记

      10月2日 安康-紫阳

        一觉醒来,已近四点,急忙赶到火车站,已错过了一列火车,只好上T9,北京到重庆的特快。速度比原定的那次还要快。

        我时时感觉到自己像一个梦游者,汉水是冥冥之中的神,不断对我召唤,让我一次又地次不知疲倦地在上游和襄樊之间做往返运动。大多是在夜间。也像《周渔的火车》中那个对爱情执着的中的女主角。去年蜀河出事后,艾子一直不让我出门,今年又做了取出内固定器的手术,艾子约法三章说,你要出门必需约一个同伴。早上八点,天色大亮,车过白河。过了十堰黄龙,火车一直沿汉水河谷急驰。不时在山洞中穿行,秋天的汉江水流清澈,水位也下降很多,河岸裸露出白色的岩石,与我在2005年第一次和邓粮直走汉水大不一样,那一年,汉水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汉水虽然在峡谷中奔流,却也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洪水导致地质灾害发生,316国道多处发生泥石流、塌方和滑坡,交通一度中断。汉水人还是沿习他们祖先的筑居方式,从白河以上,沿岸建房地很少,大多在河边建那种吊脚楼,钢筋水泥的柱子深深地打进河岸或河床上,房子有二层、三层的,也有更高的,也许二十年前还是高高的木制吊脚楼吧。高低错落有致,一边观赏,一边思考,沿途不至于太寂寞。

        大巴在安康火车站带够了客人,出发时已经中午,吃了两个月饼和一听啤酒算是午餐。

        出安康的时候,看到十堰到天水高速公路动工的标语,心想下次行走汉江来就快多了。汽车沿山路上路了,我可以有靠窗户的位子尽情欣赏山区的秋色。

        公路是盘山公路,左盘右旋,有一家坐车人老家是紫阳的,男子是个公务员,还有汉王镇工作过,现在举家生活在湖北十堰。

        一路所见,沟壑纵横,也许是退耕还林了,山坡上小块田地并不多,植被还算不错。

        去年春节,和张玉涛、李鹏程、邓粮一起到过紫阳。这是个山城,著名作家贾平凹在《紫阳城记》中写到过这个山城。襄渝铁路经过县城,但好多车次已经不停靠。紫阳也是有名的民歌之乡。“紫阳疆域,为安康锁钥,任河路径,实川陕咽喉;峰有千盘之险,路无百步之平。"

        紫阳人讲话接近四川话,而与安康话相差很大。

        晚上,到达汉王镇。是紫阳县北部的历史名镇和边贸重镇。

        漩涡得名于汉水经过此地时形成一个大的转弯。

        黄昌高(群英村8组人)说,原来有老街,还有关帝庙、江西庙,汉江上有到磨子河的还有少量客船。镇子离群英村有一里路,这个村子就是当年的码头,在绿树和竹林的掩映下,显得宁静安详。有几处老旧的民居,到江边的地方,有一小段石板路,这肯定是当年去到河边码头的台阶。有几栋歪歪扭扭的民宅还支撑在这个自然村。江边也有村民建了一些新的住宅。汉江上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码头,现在已荡然无存。去镇政府想去找一些资料,一个值班员说没有。政府院子里放了一条龙舟,他说曾经在安康龙舟节上得过奖。在政府门口照相一张,搭车走人。

        中巴-汉阳

        汉阳这个地方,公路穿镇而过。据有关文史资料和汉阴有关,有悠久的历史。曾经是安康故城。

        镇上停靠一辆加长的东风货车,工人们正在装卸香菇。

        张云祥(81岁)  从小时候就在镇上住,灵宝寺有一个大古庙,今年二月份唱过大戏,二月二热闹得很。原来街上好多古迹啊,现在没有什么东西了。

        从这个牌子看到,邮政局的工作时间是:

        邮政编码 725106

        逢集09:00-15:30

      不逢集 10:00-14:00

      中巴车停靠的地方有三辆摩的,等待客人。街边的一个铁匠铺,看来是一个夫妻店,火红的炉膛,男人抡小锤,拉风箱,女人却粗壮有力,抡大锤,可谓夫唱妇随,铁匠铺火花四溅,有声有色,铿锵有力。

        2007/10/0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