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天下”概念

当遇到洪水滔天时,西方讲的是“诺亚方舟”,而我们讲的是“大禹治水”或精卫填海”。究其根源,应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天下”概念和思想。

关于“天下”一词,百度如是说:汉文化圈对宇宙的专有概念。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过,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天下。是语境可以不断扩展的词。天下之概念,伴随一定的秩序原理,就像自己的欲望广阔无边的宇宙观。

我们的“天下”概念,最早成熟于西周,蜿蜒流传数千年,直到清灭,为现代“国家“概念所取代。

中学课本中有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来源于一个具体的语境,即西周分封制。既然由“天下共主”的周王将自己的天下进行分封,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时列国割剧,周王朝既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大的,只因提出了“天下”的概念,被大家认同,进而尊为“王”。周王朝自知家底薄,无力一统天下,只好是接受这样的现实,并把孩子们分封到各地,以地为姓,王室一脉发展缓慢。这现实持续八百余年,直到秦灭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天下。

直到清末,被称作“前现代国家”时,”天下”概念仍占据统治地位。当清朝与英国签属租借香港条约时,饱读诗书的大臣们认为,皇帝为天子,将弹丸之地赏赐于人并无不妥,反而是英国王名字与清皇帝名字在条约上并到出现,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唐代魏征,是把“天下”概念运用自如的一个典型。魏征敢于直谏,且屡屡成功,均源自对“天下”的坚守。这一点,在魏征年轻时就已显现。魏征早年在道观当道士,救了被官兵追杀的起义将领窦建德。窦建德说:”你把我交出去,可以得到一大笔封赏,甚至还可以谋个一官半职。”魏征道:“我怎能去做那出卖义士,背叛黎庶,不仁不义之事呢?”听锣听声,听话听音。魏征的话,让窦建德听到的是“我救你不是为你,而是为天下黎民百姓”。一句话,把救人的理由上升到理想信念的高度,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还把两个人的追求摆在了一起,窦建德由不得不感动,由不得不安心,为两个有共同抱负的人,日后一起共事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而魏征让天下”概念大放异彩,则是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魏征先后提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概念。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应是空前绝后了。对这场旷日时久的绝世对决,李世民这么说:“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魏征这么说:“陛下导臣使言,故臣得尽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乎?”翻译一下就是,李世民说:"有意见你提呀提呀,我就是喜欢听,越刺耳我听着越动听。"魏征说:"你既然喜欢,于国于民于天下又有利,我何乐而不为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