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真的有那麼難嗎?


讀《非暴力溝通》前五章有感

導語:

      曹雪芹的《紅樓夢》裏有云: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傳達的意思與曹公所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1)參加組織,對抗惰性

在這個暑假,經歷了暑期延時課——洪水——疫情,內心其實是焦灼的。時至今日,洪水尚未退去,疫情零散還有…

前幾日偶然的機會加入“暑期教師讀書聯盟”,組隊讀書對抗惰性。起初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今天第三天打卡後方漸入佳境!本人的狀態也由前段時間的輾轉難眠、心有餘悸,轉而安定下來。

(2)愛上讀書

自稱“最愛閱讀”,平素卻常因這樣那樣的藉口將書“束之高閣”,而或隨意丟棄在家裏的任何角落,任它們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自加入暑期讀書聯盟以來,每天和孩子一樣準時坐在自己的書桌旁。就這樣一人一間房、一書桌,各自開始一天中自己的閱讀之旅。

如此以來,假期的作息也變得規律起來。

(3)學有所獲

在三天的讀書、交流活動中,學習書中所教的方法,領悟其中的道理,並嘗試應用於“實踐”——生活。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簡言之就是“學會傾聽和好好說話”,瞭解自己或別人的需求和期待。

它包括以下四個要素:

首先是觀察。而不是評價、比較;

其次是感受。感受的根源在自身,有時候真誠待人比委曲求全更可貴。

然後是需要。傾聽他人的需求或表達自己的需求。

最後是請求。

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讓我們的家庭更幸福!我們的工作更開心!我們的社會更和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