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論語》有感「二十一」

原文: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註釋: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比孔子小45歲。

譯文:

孔子的學生子游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道。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就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也能夠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敬的話,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時常能看到一些老人得不到贍養的新聞。

經濟條件好的,選擇把老人送到養老院,隨後就不管不問了;經濟不好的,隨便把老人丟在一個破爛的房子裏,隨便給點喫的,也不管不問了。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很多人可能會說因爲生活壓力太大,沒有辦法贍養老人。

真是這樣嗎?

實際上是有些子女內心不願誠心誠意侍奉自己的父母,不願誠心誠意孝順自己的父母。

如果只用物質來贍養父母,只是無可奈何地盡贍養義務,這跟飼養家禽牲畜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孝,不是形式,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是一種愛的心情。

我們應該謹記聖人的教導,孝敬父母,除了物質上滿足他們之外,更要重視精神上的孝敬,這是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