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向日葵地》摘錄+感悟

1、烏倫古河從東往西流,橫亙阿爾泰山南麓廣闊的戈壁荒漠,沿途拖拽出慢慢荒野中最濃烈的一抹綠痕。

注:這是開篇就讓我很佩服的句子,我閱讀了三遍,確認,是我永遠寫不出的文字,這句話單獨成段,彷彿隨着文字的鋪陳眼前圖景就一點點映入眼簾了,更像是大型紀錄片的開篇旁白。

2、所謂“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棄強一點點。

注:作者的母親種了一茬又一茬的向日葵,儘管前幾次都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失敗了,但是“母親”是個倔犟的人,還是繼續種,後來,終於,真的長出了向日葵花海。

3、隨着葵花一天天抽枝發葉,漸漸旺壯,我們的蒙古包便在綠色的海洋中隨波盪漾。直到葵花長得越發濃密喧囂,花盤金光四射,我們的蒙古包才深深沉入海底。

4、大地最雄渾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萬物的生長啊……

注:摘錄3、4是因爲這兩句話讓我覺得很有動感,其實文字雖是平面的,但在閱讀的過程中,隨着大腦的再加工,可以看到動態的畫面,有時我們之所以能夠記住一些書的內容很久,我想,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種圖像版的再創造,而一旦,把它拍成了電影或是電視劇,選擇的演員沒有達到我們曾經在腦海中建立的那個形象的時候,可能就無法看下去了,所以,這也是我爲什麼,在看完原著以後,如果有一天真的拍成了電視劇,我絕對不會去看的原因。

5、我又想,人是被時間磨損的嗎?……不是的,人是被各種各樣的離別磨損的。

6、是的,無能爲力,我僅有的力量只夠用來掩飾懦弱,我最大的堅強是繼續不露聲色地生活在家人中間。

7、當我小的時候我什麼都愛,當我長大了,我忘記了我其實什麼都愛。

注:這句話很觸動我,有的人成長着成長着,就會在成長中迷失自我,我希望,在我小的時候,我什麼都愛,在我年老的時候,我什麼都愛,一生,博愛。

8、腳下大地已存在了幾十億年,我卻只活了幾十年,我只有一個手機,奇蹟發生時,強大的希望疊加強大的孤獨,不能承受,想放聲大哭……人生統統由之前從未曾有過,之後也絕不再發生的事情組成。

9、只有葵花四面八方靜靜生長,鋪陳我們眼下生活僅有的希望。

10、陽光又白又燙,我直起腰身,閉上眼睛,再睜開眼睛時,世界翻過了一頁,已有所不同。

11、在這片乾涸、粗糙的荒野中慢慢往前走。大地沉重,天空輕盈。走啊走啊,一直走到最後,大地漸漸輕盈無比,載着我動盪着上升,而天空卻藍得凝固了,沉重地逼臨下來。

只有太陽永恆不變,永遠不可直視。

12、花盆裏的種子,總是手持盲杖般前行,總是四顧茫然,小心地伸出觸角又反覆縮回。它側耳傾聽。整個白天深深潛伏,到了夜裏才小心地分裂細胞。

而大地中的種子們無所畏懼,你呼我應此起彼伏,爭先恐後蔓延根系,橫衝直撞,呼呼拉拉,沸沸揚揚。

人來了。他腳步所到之處,植物間互相“噓——”地提示,一片接一片屏息。待其走遠,才重新沸騰,重新舒展。

人走到這邊,那邊抓緊時間開一朵花。

人走到那邊,這邊又趕緊抽一片葉子。

如果說作物的生長是地底深處裏唯一的光芒,那麼,那個人經過的大地,隨着他腳步的到來,一路熄燈了。

所以,當我媽走在無邊的葵花地裏時,她身後拖拽的影子纔會那麼黑暗,她的背影纔會那麼孤獨。

注:摘錄11、12我反反覆覆看了好多遍,摘錄12,我好像曾經也寫過類似的段落,但水平天差地別,李老師關於植物的描寫,關於自然的描寫,值得我反覆閱讀、揣摩、學習。

13、我站在那裏,複雜、混亂、喧囂、貪婪。被寂靜重重圍裹,張口結舌。我無數次讚美荒野,仍不能撇清我和荒野的毫無關係。

14、“貪婪”與“喜愛”的不同之處在哪裏呢?……每當我獨自走在大風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對岸纏綿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藍無底的天空,長久注目懸於夕陽一側的半透明的圓月……

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堅信的很多東西。

15、在北方的廣闊大地上,從夏末至初秋,每一個村莊都富可敵國,每一棵樹都是黃金之樹,尤其是白樺樹,它除了黃金,還有白銀。它通體耀眼,渾身顫抖,光芒四射。

但它的金色永遠還差一點紅色,它的銀色永遠還差一點藍色。

它站在那裏,慾壑難填。一棵樹就淪陷了半個秋天。

注:這個地方接下來還有很多驚豔到我的好的段落,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原著,在此只摘錄部分。

16、從綠色到金色,對一枚葉片來說是千里迢迢的路途。但對一個村莊來說,不過一夜之間,僅隔一場夢境。

注:古人說一葉知秋,殊不知這一葉經歷了一生的長途奔襲,迎來“葉生”的最後年華。

17、月亮的金色是黑暗的金色,每一個人都認爲月亮與故鄉有關,與童年有關。其實只和夜晚有關。它把人間的一切依戀拒之門外,它最孤獨,也最自由。

注:我們總喜歡賦予月亮多重含義,好像從古至今,月亮忙極了,可那都是我們自作多情罷了,月亮寬容,不計較我們把它當作快遞員,寄託了那麼多沉重的東西,還不付費。

18、最微小的金色是蜜蜂。它們是金色的碎屑,被金色的磁石所吸引。它們是金色的鑰匙,只開金色的鎖。

它們之所以明亮璀璨,是因爲口中銜有針尖大的一點甜蜜。

蜂蜜也是金色的,因爲我們喫進嘴中的每一口蜂蜜,都蘊含億萬公里的金色飛翔。

注:從此,我對蜂蜜敬重了三分。

19、等待是植根於孤獨中的植物吧?孤獨越強大,等待越茂盛。

注:那些黑暗中的日子有多孤獨,後續就會成長得多成功。

20、我無數次走過無人的空曠大地,總是邊走邊激烈想象腳下這片土地的命運。

注:這一部分的文字是作者對生態問題的思考,很沉重,很現實!我沒有做全部摘錄。

感受: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作家李娟的文字,是來自高中語文老師的推薦,恰巧在生日之前,我妹給我買了幾本她的書,因爲此前一直很忙,難得最近連天陰雨,可以有了一點閱讀的時間。打開書的時候,看見第一段,就知道,老師的推薦絕對沒錯,絕對是一個好作家,是我尚未“挖掘”的寶藏作家,讀罷全書,確實如此。她的文字,樸實、生動,有時厚重,讓人有很強的閱讀慾望,也是這個浮躁的世界迴歸真實生活的清醒劑,甚至在她的文字裏,我可以看到一些其他作家的影子,集衆家之長,文字景觀人物描寫細膩入微,眼睛還在字裏行間中游走,圖像就從腦海中躍出,成了立體畫面。李老師的書,是可以沉澱心靈的文字。值得一讀再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