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公園遊記

《天壇公園遊記》

圖文/小曦筆墨

        昨天提前在網上預約的門票,今天一大早便過來了,我住的還算比較近,只有一站的距離,下車便到了天壇公園的西北門,我刷了身份證進去,映入眼簾的只有一棵棵古老的蒼柏,一眼望去,是一條筆直的道路。我手裏拿着煎餅果子邊喫邊聽旁邊的講解員給一羣小孩子在公園地圖前講解,我也捎帶聽了兩耳朵。知道了大致的遊覽路線。我也是第一次來,對一切充滿好奇。園子裏的樹很讓我驚喜,棵棵都是古樹,有着幾百年的歷史。


      我徑直向前走去,看到一條長廊,穿過長廊,經過宰牲亭門口,看到門口牌子上寫着免費參觀,但要提前預約的流程,或是最近的北京疫情,公園已經開始進行限流措施了。我索性不再進去。直接向祈年殿出發。轉彎走上一個小坡我就來到了祈年殿的門口,刷了身份證進去,直接看到的就是祈年殿坐落在眼前,這個只有看過照片的神聖地方,一下子就和我同框了。我彷彿是一個穿越者,回到幾百年前的天壇。興奮而激動着。

        從遠處看,祈年殿高大雄偉,周身有三座白玉石雕的臺階,上面分別刻有龍、鳳還有祥雲。走近殿前,地面的石磚已經凹凸不平,工人們正在取石鋪路。殿內除了一把威武的座椅似乎顯得空蕩蕩的。在祈年殿大展上看到它的歷史沿革。一次次的被擄掠,整修,看似完整的殿宇早已不完整。它映射出來的是那一段段深刻腦中的歷史。

     


        從祈年殿出來,便走到了丹陛橋上。 丹陛橋長360米,是連接圜丘壇和祈谷壇的一條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橋面寬30米,中間石板大路爲“祥路”,供天帝專用。我挺直胸膛在“祥路”上走過,迎面而來的便是皇穹宇,木拱結構,外形看上去像是一個穀倉。殿前三塊石板稱爲三音石,聽說可以發出聲音來。

      圜丘壇上,每年冬至會在臺上舉行“祀天大典”,也稱祭天台。石階、各層臺面石和石欄板的數量,均採用九和九的倍數,意爲九重天,強調天的至高無上的地位。檯面最中間圓形石板俗稱“天心石頭”,人現在天心石上說話聲音特別洪亮、渾厚。

        逛完景點之後出來臨近南門,此時進園已過三小時許,我打算再去其他的地方看看,園內樹木蔥蔥郁郁,動聽的鳥叫聲環繞四周,有一段路兩邊種了核桃樹,樹幹高挑,老氣橫秋,稀疏的果實掛在枝頭。想起了此時家鄉的核桃也都熟了。

        小學二年級課本中有一篇文章說到鄧小平爺爺在園中植過柏樹,可如今也分不清是哪幾棵。

    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是祈谷、圜丘兩壇的總稱,有兩重壇牆環繞,將壇域分爲內、外壇兩部分,均爲南方北圓。壇內祭祀建築集中於內壇,內壇四面設門。連接兩壇的叫“丹陛橋”。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經過漫長的道路。

      此次出行未做過多攻略,在於邊看邊感受。慢慢探祕的過程,正午十分,陽光直射,兩腿乏力,故匆匆而歸,園中尚有許多地方未能觀看,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實還是那一片片茂密的樹林和古樹。我在想這些樹爺爺們都活了幾百歲了,是不是它們都有了靈性,可以和人類對話,引起我一陣遐想。下次有機會,再一睹園林風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