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讓“空虛感”成爲日常?

最近我常常感到空虛,或者某種空落落的感覺也可能不應該叫做“空虛”。

起初我把它歸因爲本來計劃好的四姑娘山徒步計劃因爲疫情的原因無法實施,這種無法表達或者無對象可發泄的憤怒和無力感被空落落的拋出而沒有地方可以接住。

後來要過生日了,我問自己到底想要個什麼禮物來慶祝一下自己的生日呢?想了好幾樣東西,每一樣仔細想想都好似不是必需品。

自從去年開始嘗試要一年不買新衣服以來,我的購物慾降到非常低的水準。只有用完了的東西纔想要去添置,不僅再也沒有添置任何新的個人物品,甚至以前擁有的我也覺得不是缺一不可,這種什麼都不缺,感覺擁有很多,但是卻一件都不想用的感覺很“空虛”。

今天看羅翔的文章《祝各位同學一路平安》中引用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一句話:

到處是水卻沒有一滴水可以喝

這個用來比喻物品似乎不那麼恰當,像是羅翔一樣比喻虛擬世界裏的信息和社交,

海量的信息只能帶給人無法引用的飢渴感,海量的朋友帶給人的可能也是沒有朋友孤獨感

倒似乎很貼切。用來比喻海量的信息,又或者比喻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獲得的各種各樣的書籍、知識、新聞等等都是非常貼近的。

當嘗試把心理的“空”填滿未果之後,我在咀嚼我心裏的“空虛感”,這種空虛感其實不是用某種物品或者某種知識能填滿的,如果我把它當做目前生活註定結果,註定會有的感受的話,是不是會心裏好受些呢?

又或者要這麼“咀嚼”,當我們習慣了用物品填滿我們的空間,用不斷地接觸知識來填滿我們的時間,並且把這種生活定義爲“滿”,那麼這種執念或者說這種習慣就是正確的嗎?

羅翔老師在文章中說要接觸真實的世界,包括接觸真實的人,我想他的建議延伸到真實的生活中,恐怕就是要有些“空”。當早起時看看天空;當喫飯時只是埋頭喫飯,留下細細品味的間隙;當喝茶時看看茶色、品品茶味;當看書時看完一章想一下;當看網上新聞或文章時,看完一篇回顧一下,剛剛我看了什麼?當見人時,就是認真的看對方的眼睛,聆聽對方的話。那麼如果相對於那種不停歇的“滿”,這種空,其實就是生活的日常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