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什麼位置就會去想什麼事

這兩天一直等着面試成績出來,普通話成績是剛好掛鉤,一點點心思了了。

今天家庭聚餐,聽說那個學校的學費翻倍了,這可有一點嚇到了,然後趁現在好好讀書還來得及,等寶寶這一代,該灌輸讀書的思想,讓他從任務上轉變成熱愛,這是時代的需求。

因爲也會去關注一些教育領域的誤區,

因爲我們這代好多獨生子,所以到了寶寶這代,隔代親使得他接受溺愛過度,比如我家就是過度保護,然後看到爸爸奶奶很會裝,會撒嬌。

可能自己沒有實現的事情,就寄託在孩子身上,多度要求,期望成爲什麼樣的人,給予的壓力太大,很多的孩子接受不了,產生厭學情緒,成了這部分的犧牲品。

從一步步養成,然後懂事後就橫加干涉,使得孩子們不能自主地去生活學習,阻斷了能力的養成,思維上也留下了長輩的影子,不能真正做到去分析判斷解決問題,而後導致缺乏自信。

我們這代養成的很多生活習慣言語習慣都受到大人影響,而後,我們也將這些帶給了自己的孩子,好的壞的都有,而那句從下如流的俗語,詮釋了我們帶給寶寶的壞習慣會影響他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而行爲上也可能出現問題。

因爲現今社會的需求,大人要承當責任,工作賺錢,供子女讀書,在下班後,很少的家長會與孩子交流學習,想着上學了,讓老師來教育就夠了,而上學學知識,與人相處,而在家一半時間,也是教育的一個時間範疇,只是教育的領域不一樣,從知識過渡到了實踐生活。

到了中學,再到高中,我那時候的教育是考上好的大學,人生就自由了,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因果關係循環,上了大學也只是到社會的基礎。我在高中的時候,因爲害怕數理化,一考試就害怕,考不好就對不起老媽,就這樣我的高考穩定失常,上了一個不知所以的大學。

在學校的教育很多事要考覈的,這就像工作實踐後要檢驗要總結,而學校的一些標榜教育確實讓我們缺失了很大一部分的在大學以後纔會有的教育,因爲我們集中去攻破了這道坎,才能跨上大學這個臺階。

也就是近兩天,高考然後中考,有些爸媽會在分數上做標的,考到哪給你什麼獎勵,我是這麼覺得的,一開始就該灌輸,然後確定方向,已經在結果線上的時候,是太晚了。也不要把考大學作爲唯一的出路,生活路上做好有大學的加持,可如果志不在此,換成其他又何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