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三國597 資歷研究:官職3-校尉

結論前置

每位將軍理論上統屬五部

部曲

部=團

校尉=團長【月奉一百斛】

軍司馬=團政委【月奉八十斛】

曲=營

軍侯=營長【月奉五十斛】

屯=連

屯長【月奉二十七斛】

隊=排

隊率

什長

什=班

伍長

伍=組

每部

校尉:1人

比二千石,月奉百斛,地位與將軍府軍師,軍師祭酒,長史,司馬等等相當

軍司馬:1人

比千石,月奉八十斛,略低於校尉

有時也可能是軍假司馬(軍司馬的副職)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也。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爲帳下吏。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爲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考察

每部校尉按曹操的《步戰令》,理論上是800 士兵,但實際上可多可少沒個準數。

部的下屬單位是曲,每曲有軍侯一人,比六百石,月奉五十斛。

《三國志》沒有對軍侯及以下軍職的記載。

曲的下屬單位是屯,有屯長一人(比二百石,月奉二十七斛。0.4噸)

屯的下屬單位是隊,有隊率一人,大約等於排長。隊的下屬單位是什/伍,什長/伍長,大約等於班長/組長。

除了高級將軍,還有各種鎮徵安平+東南西北將軍,偏將軍,裨將軍,牙門將軍,破虜將軍之類,通常也可獨自領一軍,下屬校尉等等。

但實際上連年大戰,將軍號氾濫,很多時候就是個榮譽封號,許多太守,以及很多不領兵的人也有將軍號。

另外,各路諸侯自己的封號多半也只是將軍,所以手下的大將往往只是校尉,但實際軍權與將軍無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