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新疆(8)

7月28日从喀纳斯回布尔津,途径“也拉曼村”,这是村民种的红花,做药油的原材料。

回到驻地,有种回家的感觉。

下午又开启洗刷刷的模式,老王笑称,跟着我们一起旅行,长了天天洗澡的坏毛病。

晚上逛到“俄罗斯风情街”观看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

布尔津的夜晚很美。

29日老王要去加液化气,我们都担心加不到,结果只登记了身份证信息,就给他加满了,收了25元。之前我在超市购买了一把有编码的小水果刀,也只是拍个照,登记了身份证信息,并没有传言中那么不通人情。

离开布尔津这个中转站,启程克拉玛依世界魔鬼城。

200多公里路程跑着跑着就打瞌睡了,巧克力、陈皮等小零食备着提提神,到达目的地先在附近的乌尔禾镇找个地方歇息。

乌尔禾这么一个小镇,竟然有新疆一流的营地,有水有电,公厕特别干净整洁,树荫庇日,关键还全部免费,乌尔禾政府真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为旅游经济服务。

30日大家决定在此休整一天。菜市场在两公里外,采购了一大堆食材,这里的哈密瓜特别甜,必须多品尝,只是老俞提的手酸。

公园里有家“颐中小院”民宿,设计装饰都很别致,也不知道生意怎样。

玉龙广场并不繁华,晚上看到警察的巡逻车来来往往,在新疆生活,老百姓其实非常安全。

绵阳QQ姐也和几个四川人一起来到这个营地,我关切地询问她的行程,她说自己跑得慢,不着急,让我今后发现好的驻地一定分享给她。只是后来我发给她的时候,居然发现她把我删除了,这什么操作?奇怪。

31日出发前,我们发现旁边有一个“乌尔禾国际房车营地”,与我们湘潭七星村的露营地类似,只是规模更大,环境更好。

去魔鬼城转了转,很多地方都有魔鬼城,也都是属于雅丹地貌。

这里由于风雨的侵蚀,在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如同古堡遗迹,突兀于戈壁。

每当大风吹来,黄沙遮天,风在石城里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魔鬼城”因此得名。

影视剧《卧虎藏龙》《七剑下天山》里面就有这里的景色。

接下来前往“黑油山”。渐渐地,周边地貌由雅丹石层转变成黑色山峦,在一些平坦的地方开始出现抽油机,而且越来越多。

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一种机器设备,俗称“磕头机”,它是有杆抽油系统中最主要的举升设备。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原油的气息,来到了克拉玛依百里油区。

瞧这个磕头机的编号:

登上观景台极目远眺,百万个磕头机在工作,非常壮观。

想起小时候,听大人说起湘钢是十里钢城,神色颇为骄傲,而这里是百里油区,可见规模更大。

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地,现为克拉玛依市区东角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

我们现在就来到传奇的“黑油山”。

老王指点着储油罐给我们看,他在胜利油田就是干这个倒油的工作。

原油池还在冒泡,池里可以清晰地看见倒影。

地面上时不时冒出一些黑油,我们笑称这就是传说中的富得流油。

克拉玛依市就是一个依托石油立体发展的工业城市。

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

参观完黑油山,出去寻找驻车点,没有满意的地方,继续行驶到托里县,找到生态园围墙外一处停车区。当地人带着我们从一个栅栏缺口处进入公园,公园环境不错。

晚餐在附近一家餐馆点了酸菜鱼,简直难以下咽,就是白水煮出来的。累了一天,沉沉睡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