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聚焦典型、对照呈现,全面记录《人民的小康》 追根溯源,全面梳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聚焦典型,生动诠释何为人民的小康 对照呈现,形象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 1号结语

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曾经是穷乡僻壤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到如今的小康示范村;

从西藏双湖医院第一个剖宫产婴儿霍党生到陕西太平镇直播带货的网红奶奶崔淑侠;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光荣,值得大书特书。

太多的深邃思想值得追溯,太多的辉煌成就值得骄傲,太多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太多的巨大变化值得记录。

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的专题片《人民的小康》正在中央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热播。该片通过历史进程的追根溯源,典型案例的生动表述,对照呈现的形象手法,将「小康」这两个沉甸甸的字真正讲清楚了。

追根溯源,全面梳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屈原感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憧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康」这两个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其背后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


《人民的小康》第一篇章《一诺千金》讲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古人朴素的愿望,到中国人民千年的追寻,到近代百年艰苦的奋斗,再到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擘画和重大部署,历史进程和思想演进脉络被清晰的呈现出来。

李大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

毛泽东:「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邓小平:「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习近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一系列伟大的思想论断,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将遥不可及的「小康梦」变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兑现了庄严承诺,梁家河、骆驼湾……每一片土地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铺展开一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人民的小康》通过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历史影像以及生动的百姓故事,追根溯源,全面梳理,真实纪录和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光辉历程,为建党百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聚焦典型,生动诠释何为人民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的「小康」,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巨变中。

《人民的小康》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以具体事例为主体,以普通人物为主角,聚焦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典型地区、典型故事,以小见大,充分体现了思想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统一。节目摄制团队深入全国各地,拍摄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清新的画面,真实展现了中华大地上实现全面小康的新面貌、新气象。

湖北咸宁市崇阳县农民沈怀德的34本账本被收藏到了湖北省档案馆特藏库,成为了反映时代沧桑巨变的见证。

1981年跟父亲分家开始记账,手里仅有现金10.6元,当年欠债45元;

1982年首次有了结余,620.35元;

1983年花了28元买了人生中第一块手表;

1995年家里收入首次过万,10661元,买了村里第一台耕整机;

最新的账本中当年毛收入达到105999元;

账本上家庭生活的变迁一目了然,其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惠民政策的细化和实施。这一典型案例生动的说明了人民生活的变化才是对全面小康的最好诠释。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1800多名扶贫干部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王新法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如果入党是一种信仰的话,那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党更值得信仰的信仰。」这样真挚的话语,才是最真切的体会。

还有,中国首例在5000米海拔实施的剖宫产手术中生下来的孩子霍党生;直播卖货的网红奶奶崔淑侠;工人村「出棚进楼」的刘桂华;得益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北京居民张艳丽;开车巡诊的「溜索医生」邓前堆……

《人民的小康》第三篇章《民生福祉》中,这每一个人名的背后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医疗服务的保障、就业机会的提供、居住条件的改善、养老事业的推动、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革命老区骆驼湾唐宗秀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心中的富足:「老了还尽穿花衣服,你瞅,秋天的,夏天的都有,过了个年也没穿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真正的、人民的小康。《人民的小康》中用丰富的、典型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

对照呈现,形象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

《人民的小康》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对照,全方位呈现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立体化反映老百姓的幸福小康生活和昂扬精神风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首先体现在一些关键数据指标上。国内经济总量,2012年54万亿元,2020年100万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32189元,是1949年的648倍,是1978年的188倍。这些数据的对照,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更加具象化。

《人民的小康》还采用了大量的航拍画面,即优美又宏大,即细腻又磅礴。尤其是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的影像对照,非常震撼。

航拍爱好者吕凤宵,用相机记录下了天镇县十年的变化。从以前散落的窑洞到现在统一规划的砖瓦房,从以前老旧危,到现在有抗震等级很高的这个新房;从尘土飞扬泥泞不堪小路到干净整洁的公路,对比一目了然。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曾经的「穷乡僻壤」,如今的小康示范村;海南三亚的博后村,曾经的盐碱地,如今的玫瑰花基地;雅布依,曾被称为遗落沙海的「野人部落」,如今的沙漠探险、胡杨观光的旅游景点……十八洞村、博后村和雅布依的新旧对照,将脱贫攻坚带来的乡村巨变呈现的一览无余。

没有对照,就没有清晰的认知。专题片《人民的小康》正是充分的利用了对比对照的表现手法,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成果展示生动形象了起来。

1号结语

专题片《人民的小康》播出后,有网友表示:

「原来小康的背后,还有这样深远的历史渊源,把小康这两个字看简单了」

「我们视而不见的日常生活,竟然是如此的来之不易,突然觉得好幸福」

「经历过太多苦难的老一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感悟肯定会更加深刻,生活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在实现全面小康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巨轮,再启程,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期待更加美好的未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