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回憶錄


文/行者頔

這些天以來,時時被一些思想衝擊着:

【一】河南洪災

這次自然災害,使我認識到人生的無常,愛的人要珍惜,美的景要去看;還有最重要的敬畏大自然。

那些天心是沉重的,每日每夜無法安然入睡,雖然明知這樣做是徒勞,卻還是選擇感同身受,與災區的他們一塊忍受煎熬…無能爲力,唯有珍惜!

【二】加入讀書聯盟,對抗惰性

就在惶惶不可終日、不知所以輾轉難眠的日子裏,因緣際會加入這樣一個讀書的組織。

起初面對繁瑣的入羣環節充滿着不屑和不以爲然,但是在正式開始閱讀之後,由一開始的“好奇心”被迫讀書打卡,到後來強烈的“好勝心”主動打卡,久而久之慢慢的就習慣了去主動閱讀、思考、打卡。

當讀完馬歇爾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時,自己好像也真的學到了一些知識,一種思想,並且能融會貫通真正理解了。

目前已經開始第二本書於潔老師的《我就想做班主任》的閱讀。並且在線讀第一本書時,我也在同步閱讀龍應臺先生的《目送》,一邊是理性的思考,一邊又是感性的“溫柔暴擊”,所以每天因爲“有書相伴”過的還挺充實。

閱讀帶給我的思考很多很多。

《非》教會我“好好說話,學會溝通”,雖然做起來很難,但我想既然懂得了,我會一點點改變的;

《目送》裏面的每一篇都從不同視角講述了“家人”:孩子、兄弟、父母以及朋友之間的關係。“於無聲處勝有聲”!

同時還充滿了對生命、人生、社會以及大自然的思考,哪怕是一隻昆蟲、一朵小花,作者都無不能引發讀者無限的思考…;

《我就當班主任》讀了不足十分之一,然其文筆已瞭然於胸。真實敢說敢寫敢做,也許跟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但正因爲她經歷了那些,也纔有了後來的她,塑造了現在的她。

因爲懂得,所以慈悲。

所以讀着讀着我也在反思自己,沒有那些經歷又該怎樣做到“感同身受”,雖然每次自己都試圖去理解,但終究是不“懂”。

我想用《非暴力溝通》學到的溝通方式,結合於老師的“感同身受”,未來定會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


【三】娛樂圈裏的“不太平”

個人喜歡看綜藝,好的綜藝節目有的帶給你活力;有的帶給你快樂;還有的帶給你溫暖。

也曾欣賞一些所謂的“頂流”,觀察過確實也有過人之處,比如有的很聰明還慎言;有的有才華還低調…

近段的娛樂圈常常會“冒”出一些“事故”來,個人不喜詆譭或落井下石,但有違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做爲公衆人物的他(她)們,還是希望能做好本職工作,既然“有名”就要承擔其帶來的好的壞的影響。


【四】關於“YQ”

既然它從未真正離去,並且不會輕易消失,那麼我們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聽從上級指揮,不能上一線就老實宅家,不做貢獻至少不給國家添亂。


【五】鄉村大變化

自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後,“美麗新農村”又在全力推進中!

做爲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想這應該是世世代代代農村人的夢想吧!廣袤的中華大地,建設好“新農村”,就是建設美麗新中國!真正實現現代化!

每個村莊根據自己村莊的特色,打造自己的特色村莊,想想都是美的!國家號召,政府扶持,自己動手,建設美麗家園!

【六】東京奧運會

每一次頒獎臺上看着國旗徐徐升起,心都會跟着被“震動”;爲遠赴東京的奧運健兒的奮勇拼搏、爲國爭光深深感動!

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今天你們載譽而歸,你們的健康平安由我們來保障!


【結語】身未動,心已遠

這個暑期已悄然過“大半”,雖然因爲等等未能遠行,但看了“鏘鏘行天下”,重遊了青海;跟隨着幾本書的作者,洞悉着他們的洞悉,感受着他們的感受,思考者自己的思考;作爲一名廚房小白,會看《中餐廳》,並每天待在廚房忙的不亦樂乎;看《牛氣滿滿的哥哥》,爲他們加油;和孩子“鬥智鬥勇”……

身未動,心已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