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與不自律,差着整個人生

【1】

自律是對自己的負責。

前一段時間,有記者在北京大學的校園裏,看到一位穿着樸素的年輕人,手裏拎着一袋饅頭,胳膊下夾着一瓶礦泉水。

然而,年輕人說出來的話卻讓人震驚。

他說:“我是北京大學數學系2010級本科生,2014級研究生,現在是北大的老師。”

採訪中他還透露,因爲對數學比較感興趣,他是通過數學競賽保送北大的。

原來看起來其貌不揚的人,居然是妥妥的學霸。

很快有人就認出,說這個人是“韋神”韋東奕,一個對數學學習極度癡迷並且自律的人。

韋東奕從小就喜歡數學,後來一路拿下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金牌第一名的桂冠。

韋東奕的日常生活非常簡單,除了維持必要的喫穿,他把其餘的時間都用在數學研究上,從不會因爲外界的干擾影響自己。

也正是因爲如此,有些人看到韋東奕穿着運動衫,頭髮凌亂的樣子,認爲北大的老師不應該如此不注重形象。

其實,對於韋東奕來說,把時間都花在探索數學領域的奧祕上,纔是對自己的負責。

如果不是從小到大的自律,也就不會成就他在數學圈裏“韋神”的佳話。

美國作家、心理治療大師 M·斯科特·派克說過,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越是懂得承擔責任的人,越是願意主動解決問題,才越會獲得自由的人生。

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雖然喜歡做一件事情,但是總會因爲各種理由和藉口,導致堅持不下去。

拖延、懶散是自律的敵人,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2】

有快樂的反饋,會讓人更加自律。

知乎上有位答主講述,他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的室友周行遠,來自偏遠的山區,剛進大學時對計算機的操作不熟練。

因此大一第一學期的線性代數機考只得了57分,周行遠立即重新調整學習時間,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其餘時間都泡在學習上。

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周行遠這門課一下考到93分,嚐到學習的甜頭後,他開始特別關注本專業的國際前沿最新動態。

同時他還在不斷思考,如何在本領域內實現突破,並且將技術創新和當時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這種思考更加激發了他學術研究的熱情。

周行遠從學習中獲得的成就感,讓他更加願意堅持自律下去,這也是符合腦神經科學研究的結論的。

人腦的前額葉區(圖中紅色腦區的前部)是人類特有的腦區,其中有主管快樂和痛苦的區域。

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和計算機一樣,做的三件事分別是:接受信息、分析信息、採取行動。

讓大腦產生快樂和痛苦的感覺,就發生在接受信息的這一步。

接受信息就是把外界的諸如聲音、光、電、觸覺這些物理信號變成大腦能理解的訊號,由轉導蛋白質負責。

它接受到信號以後,形成一個離子通道,帶電離子的運動形成信號,傳給大腦,離子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是由強度的“變化”所決定的。

因此,當我們在健身或者學習時,看到漂亮的腹肌或者成績單時,會瞬間產生快樂的感覺,這樣就更有動力自律了。

比起咬着牙強撐着的自律,我們更應該從中體會到自律帶來的快樂,會讓這份自律堅持更長的時間,取得更好的效果。

【3】

自律,收穫截然不同的人生。

6月12日,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逝世36週年的日子。

小時候的華羅庚,是一個愛思考數學問題的孩子,然而19歲時的一場風寒,讓他落下左腿的 終身殘疾,連走路都要藉助柺杖。

人生就這樣被定格了嗎?躺在病牀上的華羅庚不甘心,決心要用健全的大腦,來代替不健全的雙腿。

從此以後,華羅庚白天干活,晚上就在油燈下苦學數學知識,直到1930年春天,他在《科學》 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轟動了數學屆。

當時的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愛惜華羅庚的才華,破格把他帶進清華大學,擔任圖書館館員,讓他有足夠的時間繼續搞數學研究。

後來,華羅庚一邊在數學系旁聽,一邊自學了英文、德文和法文,先後發表數十篇論文,成爲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華羅庚一直堅持研究數學,那就沒有機會進入清華學府,也就不會有後來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當我們身處困境難以自拔的時候,是自甘墮落還是奮力掙扎呢?自律和不自律,收穫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能夠讓我們掙脫困境、消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持之以恆的自律,日復一日的堅持。

當自律帶來好的結果,讓我們感覺到快樂的時候,更意味着我們在自律的路上,願意越走越遠。

【4】

如何將自律進行到底呢?

聽過一句話,越自律越努力。

深以爲然。越是自律的人,越是懂得努力的意義,也更願意自律到底。

首先,靠近自律的人,走進自律的圈子。

美國第十八任交通部長趙小蘭的母親朱木蘭,養育6個女兒長大後,以50歲的高齡,進入紐約聖約翰大學亞洲研究所開始兩年的碩士班學習。

朱木蘭每天早早走進班級,哪怕有一回紐約下大雪,仍然堅持開車去上學,她說就是要跟年輕人一起學才更有氛圍。

當身邊的人都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帶動我們也跟着一起做,這就是“羊羣效應”。

因此,想成爲自律的人,就去靠近自律的人,走進自律的圈子裏,會讓我們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容易自律起來。

其次,設定清晰的目標,接近目標就會感到快樂,感到快樂就會更加自律。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描述說:清晨五點起牀,晚上十點之前就寢,這樣一種簡單而規則的生活宣告開始。

爲了完成每天的寫作任務,村上春樹給自己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計劃,寫完規定的字數就去跑步,每天10公里,他跑了近40年。

每天跑步讓身體越發輕盈,而身體狀態越好,寫作狀態越好,這種完成目標的快樂,讓他的自律變得更加輕鬆。

從早起10分鐘開始做起,給自己設定清晰的目標,越容易完成越能夠激發持續自律的意願,良性循環會讓我們的人生狀態越來越好。

第三,欣賞自己的進步,產生愉悅感,會更有動力。

劉德華曾在談自己的運動心得的時候,說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拉起衣服低頭看看腹肌,就會覺得很開心,又有動力堅持鍛鍊了。

當減肥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去稱一下體重,減少的數字會讓我們覺得,少喫幾口高熱量的食物,多跑幾圈步都是值得的事情。

自律不是苦大仇深,如果只看到自己不能喫美食,而看不到自己越來越苗條的身材,那麼自律的動力也會逐漸衰減。

每完成一個階段目標,就給自己一點小獎勵,會讓我們增加堅持的勇氣,更加懂得這份自律值得心甘情願。

【5】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自律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當我們越是能夠控制自己,堅持做有益身體和成長的事情,越是能夠成就更好的人生。

越自律越自由,期待我們都能通過自律,獲得更自由的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