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传》有感

说到杜甫,这是一个名人,在文学史上影响不小,在中小学学习生涯里出镜率很高。但凡上过学的,就没有不知道杜甫的,可真正了解杜甫,读懂杜甫的人却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大略知道一些标签而已:他是唐代诗人,现实主义的,诗歌很纪实,称为“诗史”,他是“诗圣”,和李白并称,是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等等。

一个偶然的契机,读了冯至的《杜甫传》,这是耐着性子读完的,本以为是完成任务,没有什么感想。读完却觉得收获很多,感触颇深。发现自己以前对杜甫的了解实在太过片面。总体来说,体会可归为以下两方面。

一、杜甫是个凡人。

他会营营于仕途,会迎合皇帝,与达官逢迎;会为了生计,逢迎当权者,即使是声明不佳的当权者;会为柴米油盐而发愁,为如何建造草屋而四处写诗求助;会在动乱社会里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忍饥挨饿;会遭受饿死稚儿的痛苦。

二、杜甫又是个伟人。

他即使自己处境不佳,也会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求情;即使不受皇帝重视,也会认真履职;即使在干禄路上,也没有无视生民。儒家说:“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无论从仕途还是个人生活来说,他都是一个“穷者”,可他却能在自顾不暇之时,时刻担忧国家的未来,看到那些普通的百姓的艰难。社会动荡时,他甚至在“国”和“民”之间摇摆不定,备受煎熬。他看到了百姓在动乱社会里的艰难,给予无限的同情,也希望他们能拜托这种境遇。可一想到百姓不卫国,国将不国,他又只能积极地去勉励百姓为国而努力征战。

我们总是很容易把名人与“人”相脱离,觉得有某方面成就的人就已经或应该完全跳出芸芸众生,活成了一个大写的符号而非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杜甫传》告诉我们,那个在唐诗世界里熠熠生辉的杜甫,对于诗歌的创作其实为当世人不喜,诗歌经常被否定,生活一直很困顿,对仕途一直很向往,病痛缠身,晚景凄凉。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不只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