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第二座山》

爲你解讀的書叫《第二座山》,它還有一個副標題,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直譯過來是“對道德生活的探索”,中文版裏把它譯作“爲生命找到意義”。

我們知道,“道德生活”和“生命意義”,是兩個最古老、也最根本的哲學命題,是所有哲學家在對人生和世界進行闡釋的時候,需要首先回應的問題。

它關乎我們要過一種怎樣的人生,要奉行一套怎樣的道德律令。

當然,不光是哲學家要去思考這兩個問題,我們每個普通人也都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自覺地去追問生命意義的問題,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人爲什麼而活着?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最著名的莫過於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名言:“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羅素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我們普通人或許達不到他的境界,但至少可以從他的這句話裏受到一點啓發,那就是,甭管我們的人生追求是什麼,這些追求都會成爲支配我們人生行動的一種指引。

思想指引行動,而行動造就命運。

通常第一座山是爲了獲取個人成就,爲了外在的名利和享樂;而第二座山則是關於奉獻的,它強調擺脫自我、捨棄自我,因受到某種召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不過,攀登第二座山的人並不反感世俗的快樂,他們也可以喜歡美食或美景,但他們在追求道德快樂的過程中,已經超越了世俗之樂,“他們的生活在向着某種終極的善靠攏”。

因爲快樂的層次不同,所以人生追求的層次也有所不同。

人生存在一種“雙峯模式”:剛走出校園,人們會開始各自的職業生涯或組建家庭,確立他們要攀登的第一座山,比如,要成爲一名警察、一名律師、一名醫生等等。

在第一座山上的使命是建立身份、離開父母、培養自己,取得社會文化所認可的成功,比如擁有體面的工作、漂亮的房子、舒適的生活,然後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努力在世界上留下印記。

有些人在登上第一座山以後,嚐到了成功的滋味,但發現這並不令人滿意。

他們會心存疑惑,“就只是這些嗎?”他們會覺得,前面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而不是陷入功成名就後的虛空狀態。

還有的人連第一座山都沒有爬上,而是在半山腰就摔了下來,跌入了人生的谷底,然後在痛苦、失望和孤獨中掙扎,或者萎靡不振,或者怨天尤人,沒完沒了地發脾氣。

無論攀登第一座山的過程是否順利,人們都可能會在某些時刻感到對人生的不滿足,這時候也就有了第二座山。

比如,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或者娛樂明星,他們已經有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身價的增長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數字遊戲,不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這樣的人,他們可能會選擇投身公益慈善或者文化教育事業,去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比如,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建立的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消除貧窮、減少傳染性疾病、改善婦女和兒童的生存狀況,他們是在攀登完人生的第一座山以後,再攀登第二座山。

那是不是隻有順利登上第一座山的人,纔有資格攀登第二座山呢?

其實不是,有的人從來都沒有登頂過第一座山,他們從半山腰摔到了山谷,但山谷反而成爲造就他們的地方。

他們在痛苦中看到了更深層次的自我,察覺到內心深處的愛的本能,渴望去超越自我、關心他人,從而讓自己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他們受到某種感召,想要投身於道德事業,過一種道德生活,因爲他們看見了比個人幸福更大的福祉。

現代政治活動的主要錯覺,是相信可以建立一種完美的制度,但其中的人不必是好人。

這種“制度萬能論”很有市場,我們也確實需要在制度和法律層面提高治理水平,但它忽略了人的需求和力量。

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善良、關懷或忠誠,社會就會變成野蠻生長的叢林,市場和國家就會崩潰,個人也就無法獲得幸福。

人生,不應該是一次孤獨的旅行。我們渴望親密關係,人可以在各種社會關係中得到滋養,社會也需要人與人之間強有力的連接。

我們不應該只是追求私慾,用單一的功利標準來指引人生,而應該去致力於一些比我們自身更大的事業,攀登人生的第二座山。

不論是在家庭、事業,還是鄰里生活中,關係主義者的終極信仰,是我們每個人可以自我成長、自我完善,但在最深的層面我們又是團結在一起的。

攀登第二座山,是爲了獲得一種更真實永恆的快樂,也是爲了建設一個互信、互惠、互相依存的美好社會,這樣的社會讓人依戀,又充滿活力。

攀登第二座山,不應該只是漂亮的說辭,而應該成爲我們終身踐行的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