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觀後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羅伯特•戴博德 微信讀書第101本,用時2小時45分。

這是一本關於抑鬱症患者蛤蟆先生和心理諮詢師禿鷲先生對話體裁的心理療愈過程,十次諮詢,每次都是一樣的開場“你現在感覺是怎麼樣的?”從開始標註情緒溫度計在一到二之間,有過自殺的想法到最後的九刻度,覺得未來還可以更好一些。在一次次的談話中,去尋找抑鬱的原因,去回憶童年,學習兒童自我狀態,父母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去表達憤怒,建立人生座標和心理遊戲,選擇感覺感受,去控制情緒行爲到最後和朋友們的聚會道別和有計劃的新生。蛤蟆先生在一次次的談話中在慢慢的變好。

一 初見諮詢師 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和鼴鼠的支持下走進了諮詢室,而禿鷲先生說“你的朋友們想讓我給你做諮詢,以便減輕他們對你的擔憂。你似乎也想得到幫助,爲的是讓他們高興。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們纔是我真正的來訪者。”所以,去看諮詢師應是患者本人的需求,而不是在於朋友的擔憂,爲了別人的開心。“心理諮詢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得出於自願。所以這就意味着,只有當你是爲自己而不是爲取悅朋友們纔想諮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如果我們約定要合作,就需要擬一個合同,諮詢結束時,我會把收據寄給你。你看,這並不是錢的問題。爲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二 找尋抑鬱的原因  必須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他最好儘快“長大成人”。

三 成長的寓言 在這個過程中,回憶探索童年。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

四 憤怒的表現  不是發自內心的東西,就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順從行爲”的那一頁,標題下面寫着“同意”“取悅”“道歉”和“依賴”。“因爲憤怒能夠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鬱。憤怒的人從不覺得內疚,因爲他們總在怪罪別人。他們自衛的方式,是把自己內在的恐懼對外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就能把對自己的怒火轉向別人。”

五 祕密協議 我們看到的自己,並不一定總是我們喜歡的樣子。從當下的你,變成你想成爲的自己,必定要經歷行爲和態度的轉變,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需要勇氣和決心。

六 蛤蟆先生的選擇 我感覺好多了,我明顯比過去感到快樂,精力也充沛了許多。‘成人狀態’就形成了自我狀態的三位一體,分別是父母、成人、兒童狀態。這個三位一體也代表了人格的結構。“‘成人自我狀態’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爲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腦子裏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相反,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只有在‘成人自我狀態’裏,才能學到關於自我的新知識。”在‘兒童狀態’時,你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壞的都有。你會再現過去的情形,再次體驗過去的情緒,可你學不到任何新的東西。當你處在‘父母狀態’時,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不管是哪種,你都在用言行重複從父母那裏學來的觀念和價值觀,你會想證明給別人看,讓別人接受你的觀念和價值觀。這種確信無疑的狀態,就沒法給新知識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舊的思想主宰着你,這就是爲什麼單靠爭論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只會讓人更固執己見。”我認爲沒有人能‘讓’我們產生什麼感受,除非他們用蠻力脅迫你。說到底,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別人或許會影響或說服你,可最後,是你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

七 人生座標與心理遊戲  想要理解你的現在,就必須回顧你的過去。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他們會證明別人根本上都是無能而不可信的,接下來,他們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爲己任。3.我不好;你好。“這代表了一個人的行爲態度,這類人認爲自己很差勁,別人都比他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一切的關鍵就在於那是‘人生座標’。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從那以後,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換一個詞來說,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八 最後一次面談 從依賴變成了對抗依賴,然後最終走入了獨立的狀態。那麼高情商的人是怎麼樣的?”“概括而言,他們都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爲。”

九 道別與新生 “人們太容易讓重要的事件就這麼過去,忘記關注或爲它們慶祝,也許是因爲我們通常都只在事後才明白它們有多重要。”在四季更迭中按部就班,才能過得舒服,把憂慮都拋在腦後。改變會帶來風險,風險會導致危險處境,危險意味着死亡的威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