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始於小善

助人、行善之念,人常有之。凡人以凡人自居、以能力有限爲由,不願行善。大善無力,小善不必,整個社會行善之風尚未成氣。

吾所見之社會,無論中外,無論古今,事能驚天地、泣鬼神者寡,平凡、平淡之事者衆。社會猶如金字塔,居於塔頂者寡,底層與中間者衆。底層與中間者,負基石與中堅之功能。

人之同於動物,俗語有云:“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人與豬一樣——能力有不同;人之異於動物——“四海之內皆兄弟”人則有心——有憐憫、惻隱之心。

吾天資平平、思維遲鈍,半生頻頻遭遇貴人相助。感恩之心永存於心,迫於現狀無謝恩之大舉。吾數次於州府會議,偶遇吾師,先是恭敬問候,後端茶奉於先生,曰:“弟子無爲,奉茶於老師。”吾師笑而受之,點頭讚許。吾以侍茶之小舉,示謝恩之大義。

先賢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爲。”人之行善,先於其心,後於其行;人之能力,大小有別,其心爲善,善果無分鉅細,皆可贊之。小善不爲,難爲大善,究其根源,無善念也;常爲小善,方可爲大善,究其根源,善念永固。

心懷善念,常爲善行,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皆可爲之。非善勿言、非善勿聽、非善勿視、非善勿行。出行遇老者,恭讓其位;在家侍父母,行之孝道;參與社會事務,循規蹈矩;困窘親友來訪,以禮相待;遭遇危難者,量力救濟……

修行始於小善。但若人皆存善念,踐善行,諸惡莫犯,諸善力行,社會必定有序、和諧、穩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