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第十六(隨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譯文:孔子說:“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聰明,通過學習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纔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習,就是下等的愚民。”

在這裏孔子談論的是學習問題,他從“在什麼情況下學習”的角度出發,將獲得知識的方式分成三個不同的境界,即“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這三個境界按由高到低,由難到易的順序排列。

所謂“生而知之”,就是指生來就知道,不必經過學習。這種人生來就具有某種天分,在某方面可以無師自通,我們稱這種人爲天才。

後來,人們把孔子“生而知之”的觀點扣上了唯心主義的帽子,說孔子這是在宣揚“天才論”,是在否定學習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那麼到底有沒有“生而知之”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歷史上,有許多文官或平民並沒有學過兵法,但他在軍事上也建立了卓著的功勳,這就是天賦異稟。比如說太平天國名將楊秀清,本身是個沒讀過書的燒炭工,更沒有學過兵法,但史書記載他指揮作戰“暗合兵法”,可見他是個軍事天才。王安石寫過一篇《傷仲永》,文中的方仲永就是一個“生而知之”的天才,他長到五歲還未見過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向父親所要這些東西,刷刷刷寫了四句詩,還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作的詩,文采和道理都有令人稱道之處。這就說明他在這方面有天分。

不管怎麼說,我們必須承認,有些人確實可以生而知之。完全陌生的事情,卻能做得很好,這不能不令人驚訝,除了從“天才”的角度去解釋外,我們想不到更好的解釋。因而“生而知之者”不是沒有,但畢竟是少數。

“生而知之”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達到的,大多數人都處在“學而知之”與“困而學之”的境界。“學而知之”,是善於通過學習充實自己,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孔子從不認爲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說,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懂得很多東西,是因爲自己後天的努力。

“學而知之”強調的是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說明人可以主動發現自己的無知與不足,然後通過學習獲得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這個境界,人人可以達到,就看願不願意。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講的這個啓發。至於遇到困難還不去學習,就不足爲訓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