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有花,也要有罈罈罐罐

文/吳呱呱


你好啊,我是吳呱呱。


有人說:“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會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不會讓自己的人生只有一種可能,能坦然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對此,我深表認同,


就像魯迅先生、冰心奶奶、郭沫若、毛姆、渡邊淳一等等,他們原本都是從醫,後來卻都棄醫從文。


而作家沈從文先生也如此。


說到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14歲開始入伍,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長河》、《邊城》等著名小說。


曾在西南大學任教,且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研究,並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可以說,前半生他全身心投入讀書寫作,就在他文章寫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果斷放棄寫作,後半生,他開始研究文物。


很多沈從文的粉絲都不明白爲何他放棄寫作,就連汪曾祺先生也很擔憂他不能在文物研究領域做出一番成績,但好在沈從文先生並沒有讓大家失望。


《花花朵朵罈罈罐罐》這本書,便是沈從文先生記錄自己四十多年來,對罈子、罐子、綢子、緞子的研究。


也就是說,這本書記載了沈從文先生結合自己對文物的感知和理解,以及他對自己人生意義的思索。


01

鏡子裏,藏着一個時代的美好


《木蘭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所謂的對鏡,便是我們知道的鏡子。


相信照鏡子是你每天除了喫喝拉撒睡以外,必定會做的事情了。


但是你知道鏡子的歷史嗎?


沈從文先生在書中就向我們介紹了鏡子的歷史。


中國銅鏡出現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


在戰國時期,手工人便用青銅鍛造鏡子,而且大多數鏡子背面都有美豔絕倫的精美圖案。


鏡子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是鏡身厚實,邊緣平實,用蟠虺紋作圖案主題,圖案花紋和河南新鄭、輝縣,山西李峪村及最近安徽壽縣各地出土青銅器部分裝飾花紋相近。


另一種是透空虺紋鏡子,這種鏡子數量雖然不多,但它的做法卻自成一個系統,而且它產生時代可能比其他鏡子要略早。


雖然,鏡子很早就被研發出來,但到了漢代,鏡子才正式成爲家喻戶曉的生活用品。


到了唐代,鏡子已經不僅僅是生活用品,而被神化了,也打破了日常的圖案的對稱法,做成不同的鏡子。


鏡子的樣式也很有意思,譬如,嫦娥奔月鏡,仙真乘龍鏡等等。


並且,在八月五日唐玄宗生日那一天,也就是“千秋節”,全國上下的人民都會做鏡子,並把它當成禮物送人,表示長壽。


但現如今,已經沒有人會把鏡子當作禮物。


畢竟,鏡子已經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


02陶瓷,經久不衰


如果問什麼文物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發展?


我想,非陶瓷莫屬了。


無論是古代,還是眼下,陶瓷的藝術一直是經久不衰,它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被淘汰,或是被忘卻。


中國陶瓷的歷史開始於新石器時代。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中國最早期的土器出現於何時何地。


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約在1萬年前就已出現了原始的燒製土器。


而且,在新石器時代的燒製器物都稱作“陶”,並根據表面顏色進行分類。


陶器主要可以分爲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紋陶器等大類。


在唐代,“南青北白”陶瓷行業格局逐漸形成。


南方各地多以青瓷爲主,而北方則主要生產白瓷。


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則是宋代,它產生了大量的青瓷和白瓷的珍品。


到了清代,陶瓷已然是中國古代陶瓷的集大成者。


沒看這本書之前,我也無法理解沈從文先生爲什麼放棄寫作,而投身文物研究。


看完這本書後,我才明白先生之所以放棄寫作,可能是害怕文物失傳,害怕少有人願意從事文物研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我是吳呱呱,自由撰稿人,十點讀書籤約作者,多平臺原創作者,我在爲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如果你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爲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