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荔生作品朗誦專欄12ll 我讀遊荔生作品之《廣化寺》 公衆號:歲月絮語


作品:廣化寺

作者:遊荔生

朗誦:明明如月

公衆號:歲月絮語

朗讀導入語:

韋莊言: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十年戰亂,漂泊江南,詞人用自己的方式愛着江南。萬卷書中覽天地,萬里路中覽名勝。待得閱盡人間絕色,春風十里不如你。二十四載追隨新媽祖,莆田名人遊荔生老師一身正氣,矢志踐行祖國統一。莆田境內,獨得好風光,廣化寺裏覓真跡。普度衆生,擺渡塵世,惠澤千秋萬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盡千山方識君,卻道莆田依舊繁華。

“美麗莆田”有二十四景,我內心有四景,木蘭溪,壺公山,媽祖廟,廣化寺。廣化寺創於公元558年,初稱“金仙院”。隋589年擴建,改名“金仙寺”。唐朝景雲二年,金仙寺住持奉詔入宮,講解《四分律》。志彥禪師向睿宗奏報,寺有“感石上湧白泉”之異,睿宗賜名“靈巖寺”,並命書法家柳公權書“靈巖寺”,制匾懸掛,名揚天下。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宋太宗賜額廣化寺,並修之“檐楹相摩,軒宇層出”。公元979年,莆田設“興化軍”,興廣化寺。莆田過去,有“未出興化,先有廣化”句。遠寺幽佳傳已古,名山絕勝冠於今。

廣化寺,莆田佛教的源頭,也是莆田文化的源頭。名寺尋花春已遲,背巖唯有兩三枝。清晨,太陽冉冉升起,霞光給“美麗莆田”披上金色的紗衣。廣化寺,佛光四射,潤澤四方來客的心靈。

擡頭,廣化寺珠圓玉潤,流光溢彩,向遊客敞開朝聖之門。廣化寺的山門宏大,趙樸老題詞“一進山門長道心”。山門往裏,一個開闊的廣場,三十七層臺階,象徵著名的三十七道品。順着臺階往上,依次是天王殿、彌陀殿、鐘鼓樓、放生池、羅漢堂、大雄寶殿、法堂;殿堂雄偉高大,給人厚重、大氣、莊嚴、肅穆的感受。荔城風物好,每被寺僧分。廣化寺,可聽到剛勁、有力、緊湊、恢宏的鐘鼓之聲。

叢林的晨鐘暮鼓,是佛學風雨雷電;鐘鼓是修行耳目,聽到鐘鳴鼓響,可明白要做什麼或在做什麼。鼓鐘聲中,我感受到了佛法的韻味。廣化寺的佛,與我有緣。文革時廣化寺辦學習班,那時我常由堂哥、堂姐帶我去。母親在學習班,內亦有其他小男孩,一起去寺內房間探索。廢置佛像有靈光,我留有印象。廣化寺裏七重塔,遙對鳳山影擬齊。廣化寺風風雨雨,有不少周折。歲月風雨,讓廣化寺招牌擦得更亮。

廣化寺有小山,清水,蘊含豐盈的記憶。廣化歸來聞好語,寺花啼鳥亦欣然。廣化寺詩詞,與莆田歲月靜靜守望。寺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小山如一道屏障,伸臂將秀麗古蹟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探古蹟,訪亭閣,情悅神爽。樹以蒼勁見長,冠頂挑青青的疏枝,臥於石階旁;一些發柔條,綠葉如蓋。松、柏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遊其間,發緬古思昔之情。

廣化寺的水多,清靜、柔和。在寺內信步,那裏一亂深潭,這裏一條小渠,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水不知是從哪裏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齊鳴,卻找不到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於亭後。更可愛的,水清得讓人叫絕。水從巖下落,溪向寺前分。渠、潭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水底。

最美的,當然是廣化寺的佛光。廣化寺的佛光,照過幾十代莆田人,甚至福建省、中國、東南亞。佛活在日常生活裏,也活在善良百姓的故事裏。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太平洋的季風,登陸湄洲灣西邊肥沃的興化平原,逗留、盤旋、徐徐化作水汽,在莆田飄散開來;“莆田人”在溼潤而曖昧的空氣裏,陶醉太久,生活不慌不忙,充滿陽光;且又有夢想。媽祖、佛祖,對莆田厚愛有加啊!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與廣化寺靈山秀水爲伍的,自然是薈萃人文。廣化寺印了許多佛書,免費送人。我時常去取。開卷有益,佛書蘊含許多佛理。一身不計人間事,佛寺夏晴每獨過。佛理,佛書,廣化寺,我與佛有緣。人間正道是滄桑。陽光底下,喫苦受累,是人生必修課。人人一本難唸的經。當一天和尚,念一天經;掃一天地來,敲一天鐘。佛理,亦媽祖文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