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國度之間》: 得了白血病之後

半年前,在書店裏的“暢銷書”架上,看到這本書,讀了前面幾行,就被吸引住。再看了簡介,是可讀的書,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在加拿大,一般不輕易買實體書,因爲看書還有好幾種方式,比如從多倫多圖書館借實體書,或借電子書,買中文版電子書,買電子版電子書。對於是那種肯定是讀之會有收穫、值得經常翻閱的、適合給家人一起看的才考慮買實體書。

書的第一句就很勾人往下讀的慾望:“這一切從一點小癢癢開始(It began with an itch)。” 再看簡介,作者蘇莉卡·喬娃德(Suleika Jaouad),美國人,從大學剛畢業,發現自己得了一種罕見的白血病,只有35%的生存率。這本書是她根據自己治療期間和康復階段的日記、病歷和與家人朋友的信件往來寫就。關於如何面對病痛和死亡的書籍,是我喜歡讀的一類書。粗粗翻了翻,發現這本書用詞淺白易懂,用詞幽默,沒有雞湯、沒有陳腔爛調。雖是英文原版,看起來並不喫力。這樣的好書,值得擁有,當即便買了。

書中記錄了蘇莉卡的兩個人生轉折點。第一個轉折點就是確診白血病的時候。剛大學畢業,22歲,風華正茂,開始了在法國巴黎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有一個愛自己的男朋友。白血病的診斷把她從健康的國度送入病痛的國度。一夜之間,她從一個前途無限的年輕白領變成5624號病人。

好在有疼愛她的父母的陪伴、男友的照顧。此後她慢慢習慣了在醫院的生活,經歷了無數次放療和化療,也認識了很多也得癌症的年輕病友。

爲了讓她在治療之餘不致過於無聊消沉,她的父母提議全家人都各自開始一項百日藝術創作項目。在之後的一百天,每天大家每人抽幾分鐘時間用在這個項目上。她的父母和男友威爾都各自選了自己要做的項目。蘇莉卡選擇了寫作。她在書中寫道:

我決定把自己的生存當成一個創造性藝術。只要我被困在牀上,我的想像力就是我的旅行工具,它能帶我突破房間的限制,去到任何想到的地方。I decided to reimagine my survival as a creative art. As long as I was stuck in bed, my imagination would become the vessel that allowed me to travel beyond the confines of my room.

她開始寫日記,後來開始寫博客,之後又成爲一個報紙的專欄作者。

我一直寫,直到怒氣、嫉妒和痛苦消失殆盡,直到我再也聽不到醫院監視器的嘀嘀聲、呼吸機的噝噝聲以及不時被觸發的警報聲。I wrote until the anger and envy and pain bled dry -- until I could no longer hear the persistent bIeeping of monitors, the hiss of respirators, the alarms that constantly went off.

第二個轉折點是在出院那天。化驗結果顯示白血病已治好,但卻是感覺比確診時還失落。不久前男友離她而去,三週前她最好的閨蜜梅莉莎剛剛去世。四年間她在病痛的國度忙着生存,失去了在正常世界生活的能力。

在把自己幾乎封閉了幾個月後,她開始了另一個百日項目,100天,1.5萬公里的旅行。她想去見見在生病期間與她通信的人們。她打工攢錢買了一輛舊麪包車,帶着自己的小狗,開始了旅行。旅行中,她見到了那些未曾謀面卻熱情接待她的人們,包括跟她有一樣曾經患癌的人、承受失去親人之痛的人,甚至有一個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利爾。

在與利爾會面的最後,利爾問她:“如果一切能重來,你願意嗎?”如果能重新活一個22歲時沒有白血病的人生,沒有病痛,愛人還在,答案難道不是“願意"? 蘇莉卡當時給利爾的回答是:”不知道。“

離開利爾後,他的問題一直懸在她的腦海中。她最後得到了內心的答案。

如果你曾經歷過蘇莉卡一樣的磨難,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如果一切能夠重來,你希望你曾受的苦難被挪去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