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下雨了,給自己披上一件雨衣吧!

[別樣生活,萬卷書萬里路]2021年8月26日,週四,雨,連續1000天閱讀日記第612篇。



最近突然自然而然就養成了好的作息習慣。

每天晚上上完課,洗簌完上牀,一般是九點一十左右。在牀上看書半小時的樣子,眼睛似乎就再也睜不開了。於是,乖乖關機,九點四十分左右就開始睡覺。而且,幾乎是一粘枕頭即秒睡的那種。有時三四點醒來。醒來後,開始或碼字或捧起書本閱讀。在七點出去跑步運動以前,已經讀書碼字好幾小時。自然的,每天碼字可以達到兩三千。閱讀量,慣常的十萬字如數完成。

頗有成就感。

作爲學哲學教哲學多年、凡事養成了追問到底習慣的我,忍不住問自己這是怎麼回事?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畢竟,前段時間因爲每天看東京奧運,幾乎都是將近十一點睡的。

原因,似乎很容易追查到。那是因爲眼睛沒法睜開了,撐不住了。爲什麼到了9:30左右就眼睛睜不開?因爲身體疲倦。爲什麼身體會突然疲倦呢?因爲要做的事情多。最主要的是,每天跑步運動的量比較大。有時六公里,有時八公里,有時甚至上了十公里。雖說只是慢跑,但運動時間一小時以上,也會全身汗溼。再加上每天碼字也好幾千,閱讀量也不算特別少,費神動腦也是頗爲消耗能量的事情。雙重的消耗自然使得生物鐘提前了。

我再深思,不管是跑步,還是讀書碼字,都是我主動選擇的結果。如果我依然像前幾年那樣,只泡澡不主動運動,如果我一日三餐的操心以後便是葛優躺而不是去抓緊每分每秒聽書讀書碼字,處在這個尷尬年齡段的我,或許還是那個天天爲睡眠問題發愁的“失眠黨”中的一員。

生命無時無刻不在選擇。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我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不管外界環境給予你什麼,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人,永遠都有自己的選擇權。

這是那本我拜讀過許多遍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主旨。該書作者認爲,哪怕你身處奧斯維辛集中營這樣的人間地獄,你還是擁有選擇權的。

二戰以後,在審判戰犯時,許多的戰爭犯說,自己只是執行上級的命令,根本就沒有選擇權,所以自己是沒有責任的。

於是,無數的專家學者對這個自己的選擇權的問題進行了許多的探索,哲學、心理學、邏輯學、人類學等專家全都站出來,各抒己見,熱鬧非凡。

我品讀過其中的一些。

暫且先不談專家們的觀點,我只談我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我曾有一次寫過一篇文章,裏面說到一樁對我觸動特別大的事情。那就是,連續好幾天晚上,我被樓上開空調滴水到我住的樓下的擋雨板上的滴滴嗒嗒聲給吵得幾乎通宵睡不了。痛苦至極的我,請了一個修空調的朋友過來幫忙,想讓他去樓上看看,幫樓上那戶人家的空調滴水孔改道。誰知,那個朋友來現場看了以後,直接說,不需要去樓上看,在自己家裏找一件不需要的舊棉衣鋪在擋雨板上就可以了。

我一試,立馬靈驗。

這件事不僅讓我對那個朋友佩服不已,更是對自己原來解決問題的思路提出大大的疑問:原來,我遇見問題時總是去尋求外界,而全然忘記了,外界怎麼樣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且幾乎是我們無法把握的那方面,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樣。還有一方面是我們自己可以控制和把握的——那就是,我們可以給自己的擋雨棚鋪上一件棉衣。

雨天行走在路上,我思量着,老天要下雨,這是我們無能爲力,不以我們的意志爲轉移的。然而,難道我們就任憑狂風暴雨擊打我們嗎?不,我們還有自己的防禦系統,那就是,我們可以撐傘,我們可以躲在自己的房子裏,或者,如果雨天要外出,我們可以躲進移動的房子——車子裏。這樣,外界的雨一般也就對我們造不成困擾了。

有些貪官在被抓時說,我不想貪,都是別人硬要塞給我的。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這架勢,他之所以貪,似乎都是迫不得已,毫無辦法,全是別人的錯。殊不知,就像有人給我們在網絡上轉賬或者直接發紅包,對方儘可以發、儘可以轉,但最終,這些錢能不能到你的手裏,還取決於你是否點開了這個紅包,或者接受了這個轉賬。如果你對她視而不見,全不加理會,那麼即使別人轉賬10萬塊,他也還是會原路退回呀,不會變成你的錢。哪怕他每天給你轉賬,收與不收的決定權還是在你自己的手裏。

聽得最多的,就是這類話了:你這麼做,是要把我氣死嗎?那個人,真是太讓我憤怒了……

似乎,我們生氣,我們憤怒,我們悲傷,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是取決於外界事物,取決於他人,取決於別人的所作所爲所言。而全然跟自己無關,跟自己的應對方式、思維方式無關。

其實,就像我們在上文中所言,外界的雨、外界的滴水聲,肯定能對我們造成一些影響。但,最終能不能左右我們呢?外界的雨是不是就是毫無遮擋的直接擊打在我們身上呢?很顯然,不是的。雨,儘管下它的。我們還可以選擇披上雨衣、撐起傘擋雨或者在車裏繼續行走。

那麼,在別人所做,所爲,所言之間,最關鍵的,反而不是控制外界的雨了,那是我們幾乎無能爲力的部分。我們最能着力的,是屬於自己的部分——給自己的身體披上一件雨衣、撐起一把傘,給自己的擋雨棚鋪上一件棉衣吧!

這樣,我們就變成了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人生的一切,至少大部分,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

這樣,我們就不會再怨天尤人,而是去積極尋找生命的“雨衣”,來給自己遮風擋雨。

……

歷史上、現實生活中,任憑大雨打在自己身上,忘記給自己批雨衣的人,是大有人在的。而把生命的着力點放在自己的雨衣上,讓自己的雨衣可以更牢固,更穩健,可以風雨無阻在雨中奔跑的,也是有不少的。

分別舉例。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一歲多,因突發的疾病猩紅熱喪失了視覺和聽覺。但幸運的是,她在七歲那年,開始跟着盲人學校畢業生安妮·莎莉文學習美式手語。

1903年,創作自傳《我的一生》。1908年,出版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1909年,加入馬薩諸塞州社會黨。1918年,出版文集《走出黑暗》。1927年,出版自傳《我的信仰》。1929年,自傳《中流》出版。1932年,入選美國盲人基金會理事會。1933年,發表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938年,出版自傳《海倫·凱勒日記》。1955年,出版傳記《我的老師》。1964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1968年,在睡夢中去世。

老天在她的世界下了一場傾盆大雨,足可以讓她嚇得閉門不出。然而,她給自己批上了一件超級雨衣,任憑風雨飄搖,她也在風雨中,披着雨衣,全力奔跑,人生終究輝煌。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作者、猶太人維克多·弗蘭克爾。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集中營裏面呆了4年多。這期間,懷孕的未婚妻、父母等親人相繼在集中營悲慘去世。而弗蘭克兒,懷揣着一定要將懷中的心理學書稿出版造福更多人的念頭,活着走出了人間地獄集中營。後來,他不僅出了書,還創辦了心理學的一個獨家聊派——意義療法。治癒了許多人的心理創傷。他的那本《活出生命的意義》是全世界心理學領域最暢銷的書籍之一。我每年必重讀一次,每讀一次,都能給予我更多做一個永不抱怨、勇往直前的生命的勇者的動力和激情。

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全民族1700多萬人,被屠殺了600多萬的猶太民族的一員,僅僅因爲一出生就是猶太人這個自己完全無法改變的身份,而遭受了如此狂風驟雨的擊打,弗蘭克兒完全可以選擇對天怒吼,怨天怨地,但是他,選擇了給自己披上一件雨衣,一件無堅不摧風雨不透的雨衣。從而,讓自己的人生走出了悲慼抑鬱苦痛,走向了璀璨。

司馬遷,僅因爲好友李陵說了幾句公正話,承受了令人無法承受的屈辱——宮刑。這種刑罰,讓人生不如死,出獄以後,周圍的鄰居、親戚朋友都會避之唯恐不及。當然,其實司馬遷是可以選擇的,選擇死亡或者是宮刑。而司馬遷之所以選擇後者,絕不是他害怕死亡。而是,他的人生是有使命沒有完成。作爲史官世家,他的父親在臨終的時候頗有壯志未酬之感,所以囑咐他要寫一部偉大的史書出來。故而,他才忍辱負重,歷經16年的艱辛,終成一代名垂千古的大師,寫出了那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變”的偉大史書,開創了中國古代傑出的通史體裁,建立了史學的獨立地位,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司馬遷,作爲史官後代,少年即遊歷天下,可謂讀了萬卷書,行了萬里路。本來有美好前程。然而,因爲爲人品性正直而遭此飛來橫禍,人生下了最突如其來的一場風暴。他,可以選擇呼天搶地,可以選擇用死亡去逃避,然,他選擇了最勇敢最激勵後人的做法,他在暴風雨中給自己披上的那件雨衣,同樣是就算風雨再暴虐,都無法穿透的防線。

海倫·凱勒、弗蘭克兒、司馬遷,他們只是其中給自己在人生的暴風雨中穿上雨衣繼續奔跑的其中幾個。

當然,反例也是不少的。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在暴風雨來臨時,是忘記了自己可以披上雨衣的,他們會選擇在風雨中裸奔。等自己全身溼透,甚至因此而感冒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時,便把責任全部歸結爲老天爺下的風雨。

比如,漢景帝在和他的堂兄吳王劉鼻的兒子下棋時,因可能輸棋,勃然大怒,掀起棋盤直接扣到對方頭上致其死亡,他就是說,誰讓他讓我那麼生氣了!

比如,北京那個刑滿釋放分子在摔死了一個其母親跟他有一些口角之爭的兩歲可愛孩子以後,就曾說過,誰讓那個媽媽不給我讓道反而還跟我爭吵的?

比如,某些貪官的言辭,從古到今,他們總是把責任歸結爲社會風氣,歸結爲“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歸結爲別人都這樣我哪兒有選擇餘地。

許多人,總把人生的不幸,歸結爲原生家庭,歸結爲遇人不淑。比如,那個北大才子吳謝宇殺母一案,許多人就把責任歸結爲吳的母親,吳的整個原生家庭。最近娛樂圈的吳、張等掀起軒然大波,許多人終於找到了根據,他們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所以才這樣。

殊不知,孔子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歐陽修、孟子、岳飛、范仲淹、霍去病、陶淵明、成吉思汗、韓愈、魯迅、郁達夫、胡適、巴金、老舍、矛盾、默罕默德、耶穌、亞里士多德、哥白尼、 門捷列夫、高爾基、安徒生、格林兄弟、丘吉爾,奧巴馬等,他們可全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

所以,單親家庭可不背這個黑鍋!

爲什麼有人總要找一些鍋來讓自己或別人來背?

這樣,一旦我們人生不成功,不幸福,就可以心安理得,就可以找到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身上生而爲人該付的責任全部推卸出去。

殊不知,你此刻可以選擇刷抖音,可以選擇逛朋友圈,可以選擇打麻將,逛街,當然,也可以選擇讀書,可以選擇考證,可以選擇像八十歲功成名就的金庸那般,卻依然去考博士讀博士。

出門時,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是開車還是步行;喫飯時,是蘿蔔白菜還是大魚大肉;空閒時,是讀書還是“王者榮耀”;在人羣中,是沉默寡言還是高談闊論;不論怎樣的原生家庭,是治癒自己還是放縱自己;半夜醒來,是恐懼我又失眠了還是靜下心來讀書碼字;清晨,是晨跑還是慵懶地睡到最後一分鐘;晚上,是看電視到十二點還是十點按時上牀睡覺;有人笑話你,是回擊還是奮起直追;失戀時,是怨恨對方還是放手;失業時,是再出發還是拿刀捅老闆;失婚時,是重新出發還是死死糾纏;當遇見孩子不聽話,我們是憤怒還是平靜;遇見領導穿小鞋,是一笑而過還是耿耿於懷;遇見有人胡攪蠻纏,是跟他理論還是走開無視不理不睬……

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對,是我們自己的!

那麼,究竟該如何選擇,由您自己來定!只是,別再怪風怪雨啦。

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給自己披上一件雨衣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