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浪潮!》

看完電影《浪潮》心頭久久不能平靜,似乎也被浪潮席捲着。說實話,我還真有點喜歡浪潮。如果沒有發生那個血腥的結尾的話,許多的鏡頭展示給你的是一種集體、團結的力量。雖然集體和團結的含義被曲解。

故事發生在教室,主人公賴納先生,噢!還是叫文格先生吧。是一位很有激情的高中老師。他把“獨裁主義”課程上的很有吸引力。他並沒單純地說教,而是設置情景,角色扮演,自己成了教室裏的“老大”——核心統治者。所有的學生成了聽命於他的人,於是,就開始了他爲期一週的“獨裁統治”。

看到這裏,很贊同文格老師的教育方法。如果單純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文格無疑是正確的。上課前,文格先生和學生做放鬆動作,他們集體跺腳,找着步調一致的感覺。集體就是一個大同的世界,它要求的是統一!統一的穿着、統一的標誌、統一的問候手勢。

在接下來的一週裏。文格先生的課堂變的井然有序了。學生也似乎找到集體的感覺,許多懶散的現象不見了,代之而來的是一種集體蓬勃向上的激情。

看到這裏,心頭似乎也被激情感染着。時代發展到現在,社會平穩、人們的生活安逸幸福。但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卻顯得有些沉淪。“他們叛逆,卻找不到叛逆的方向,每個人都想的都是自己,他們缺少就是一種激情,一種可以爲之而付出的時代精神。

現實是理性的,它永遠不會爲年輕而原諒狂熱、盲目。整個故事就像一輛行使在高速路上的汽車。隨着故事的發展,剎車卻出了問題。漸漸地集體變成了狂熱,有序變成了盲目。

因爲要統一着裝,發生了排斥不穿白襯衫的同學,一個學生甚至把其他的衣服統統燒掉。是什麼讓他們對“統一”有如此強烈的認同呢。也許穿什麼衣服不是關鍵,關鍵是內在的認識。

現實的教育提倡個性張揚,對比影片中的情節,不能不令人深思。一般學生都不願意穿校服了,爲什麼故事中的人物表現卻如此不同呢!當我們平時說教個性張揚時,又強調集體認同的校服,這本身不就是一種矛盾嗎!

影片繼續着越發狂熱的行動!一夜之間把浪潮的標誌貼滿了城市,爲了把浪潮的標誌貼到市政大樓上,學生冒着生命危險爬了上去。他們簡直瘋了!

讀到這裏,你也許會問,何謂“浪潮”呢。當初文格先生把這次實驗的時間定爲一週,也許,他最初的想法是在一週的時間讓大家實際參與體驗獨裁的含義——高度集中,行動一致,民主形成絕對的紀律。全部的思想 集中成一個人的聲音。而代表這個絕對權利的就是獨裁者,它就像浪潮一樣席捲一切,統治一切!

浪潮有高漲的時候,也有消退的時候。當故事發展到矛盾急劇惡化的時候,也即預示着浪潮的消退——故事的完結。關鍵是它會以一個怎樣的結局收場。 

看《浪潮》讓人的心情充滿了懸念,對於這樣一個教學實驗,從心底裏講,希望它是成功的,因爲有那麼多好的改變在浪潮中湧現。孤獨的孩子找到了集體的溫暖和依靠,一個人的力量變的那麼的渺小,集體讓學生們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和力量。他們依賴浪潮,喜歡浪潮,最終又迷失在浪潮中。

經過一個星期的實驗,越來越多的負面信息凸顯。面對越來越多外人和同事的議論,文格先生也陷入了矛盾,他甚至想不通,連平時恩愛的妻子也對自己的教學實驗提出了質疑。“你究竟是爲了個人崇拜還是真正爲了教學實驗”

看到這裏,心情也很沉重。影片中文格先生的困會,當然不提倡個人崇拜下的絕對服從。但是,面對越來越叛逆難管的學生,我們是否也要思考呢。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當我們的個人魅力不足讓學生信服、佩服時,我們拿什麼讓學生聽我們的說教呢!

也許文格先生當初並沒有設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後果,也許在他心中,所有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個教學實驗而已。但是,事情的發展讓他無法把握,或者說,他根本沒想到要把握。

人性的善惡歷來是我們討論辯解的焦點,到這一刻,我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樣,心裏還堅守着一個觀點“學生們都是善良的,他們會遵循遊戲的規則,或者說他們會遵守社會的法則和課堂的紀律”

但是,現實卻真的如同洶湧的浪潮,它來勢洶洶,根本沒有容你思考的機會,就把你捲了進去。當影片中馬克爾因爲參加浪潮而和女友卡羅反目,甚至因此打了卡羅後。狂熱在他心中被冷風吹醒,他異常矛盾而又自責。

他一個人跑到了文格先生的家中,他不明白自己爲什麼要那麼做“自己明明愛着她,爲什麼爲了‘浪潮’而又傷害了她”而這時的文格老師也處在矛盾的深淵,爲了浪潮,他的妻子也離他而去。面對痛苦而迷惑的學生,他沒有更好的回答,看起來他也需要思考了! 

是呀,需要思考的又何止故事中的人物呀!現實中這個問題一樣困惑着我們。如何擺正集中於民主的關係,如何把集體的力量發揮到極致,而又不迷失個體的差異。或者說,除了專制統治,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共性存在呢!

這些許的思考,也讓文格焦躁而痛苦。他最後的決定召集所有浪潮的人員,討論關於浪潮命運的問題。

浪潮的成員濟濟一堂,他們都穿着白襯衫,整齊地坐在禮堂裏,等待着他們的元首,或者說核心領導者——文格的到來。

文格出現了,一臉的嚴肅與果敢,那是一種威嚴與權勢的代表。他首先讀了幾個同學寫的參加浪潮後的感想。有的找到了平等,有的尋求到了溫暖和力量,總之浪潮變成了他們生活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

我們要堅持浪潮!當文格列舉了現實中的許多不平等後,他大聲疾呼到。因爲無論是失業,通貨膨脹、貧富差距或者說是恐怖暴力,都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了得。我們要發揮浪潮的力量,讓它席捲整個世界。

面對臺下羣情激昂的同學,文格的話語無異於導火索。但是馬克爾的反對聲卻也這麼清晰,他堅決反對浪潮!

“因爲他女朋友不贊成浪潮!”周圍的同學都大聲地反駁他。看到這裏,心裏有些困惑。真想不通爲什麼馬克爾的態度會有如此改變。前幾天在體育館裏的一場水球比賽,因爲浪潮成員的助威,他們幾乎要贏了。可是就因爲女友卡羅反對讓他們錯失機會,在這之前,他們可是輸多贏少呀!

更不明白的是文格先生的態度,他明明答應馬克爾要結束浪潮的呀!爲什麼他又如此鼓動,甚至讓周圍的同學把馬克爾當做叛徒押上了主席臺。

“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這個叛徒呢!”當文格先生嚴厲地問浪潮成員時,我的心縮成了一團,難道文格真的也迷失在狂熱的浪潮中了嗎! 

我們是把他砍頭,絞死或者是折磨他呢!文格有點惡狠狠地問。

看着臺下羣情激奮的浪潮成員,心提到了嗓子眼,真擔心臺下一呼,臺上就會真的動手般。好在,這一切都是文格先生欲抑先揚的把戲,他彷彿是一個勇敢的弄潮者,一下把我們帶到了峯頂,而又一下子帶我們跌落谷底。或者說他駕駛着剎車失靈的車子,又突然找到了剎車的感覺。“浪潮該結束了!”他最後說。

"不!”面對如此突然聚變,不能接受的不僅是站立在臺上的蒂姆,還有更多臺下的同學。難道浪潮沒有一點好處嗎!出了錯,我們可以改正嗎,爲什麼呀結束呢。

是啊!爲什麼要結束呢。既然是實驗,避免不了的是兩種結果。面對外界的壓力,和同學的狂熱。文格先生的做法顯然沒有讓大家信服。就像一場熊熊燃燒的大火,驟然被傾盆大雨澆滅般,剩下的除了毀滅、死寂以爲還會有什麼呢!

蒂姆死了,他是吞槍自殺的。我們或許會說是極度的狂熱毀滅了,我們也可以說是他個人的神經質害死了自己。但是,無論怎樣,我們不應該把全部的罪過都推給浪潮。

浪潮無罪,罪在推波逐浪的風氣,罪在沒有看清浪潮襲來的方向。文格沒罪!雖然故事的最後,他被逮捕,透過警車的窗戶,他的眼神似乎有些迷茫。

那麼,又是誰的過錯,誰又該爲浪潮悲劇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呢! 

想不清,說不明。或者說,我們本身就出在這個浪潮中。我們心底都渴望浪潮的蓬勃噴湧,都向往搏擊潮頭的感覺。但潮起潮落,又會有多少浪潮能經受起時間的考驗呢!誰又會能把握住浪潮的洶湧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