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多年前看一部電影,忽然又想起來,名字已經不記得了。

那時候正急切的想解決一些困擾,帶着極大的熱情與好奇,學習心理,療愈創傷,探索原生家庭,以期解決我的困擾。就在那段時間看了很多很多電影,奇奇怪怪的,有能看懂的,也有怎麼看也不懂的。

這部電影裏的爸爸脾氣暴躁,孩子把自己唯一的夥伴,一隻小狗,溺死在盆裏。電影裏一個畫面顯示的是孩子在虐狗,他淹死了它。沒有畫外音,也沒有解釋。

到電影后面男孩已經長大,與人對話,說起他小時的那隻被他溺死在盆裏的狗,那小狗是他黑暗童年唯一的光和溫暖,唯一的夥伴,也是他最在乎和珍惜的。

他在講述這件事情時,沒有說他殺了小狗。相反他說他是在保護狗狗,他害怕脾氣暴躁的爸爸,喝醉了會傷害他的夥伴——那隻小狗,他就提前把狗淹死,在他心裏這就是一種保護。

在看電影時,這樣的劇情在我心裏閃現,小時候老爹也是脾氣暴躁無常,我爲了保護弟弟妹妹,最經常說的就是別出聲,怕他們的聲音吵鬧,激怒老爹,白白被揍一頓或者被兇一頓。

後來是對我的孩子,怕孩子打架,吵鬧會讓他們爸爸心煩,換來一頓訓斥。通常我都是提前訓斥他們,威脅等等叫他們安靜。那時候我認爲我認爲的都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再再後來在我空白的情緒中心找到解藥後,那真的不能再真的真,也煙消雲散了。原來是我空白的情緒中心放大了別人的感受,而做出的過度反應。

看電影也是個很不錯的看見自己的方式,可以擺在那裏鋪開給我們看到。這個電影就讓我看到了那隱藏在恐懼被後的愛。而這種愛,是以一種並不健康的方式給出去的。

我們很多潛意識確實不容易被看到,我們做一件事的驅動也不常能被覺察到。

通常做一件事的出發點要麼是愛,要麼是恐懼。明白這點就很好去覺察區分,我們給出去的是什麼了。可以時常覺察言語背後是愛還是恐懼。

很少有人意識到自己的出發點是來自愛,還是恐懼。爲什麼道理都對,對方卻並不認同,那就要看出發點是什麼了,是恐懼的會帶着某種限制的味道,是愛的更多讓人感受到的是允許。

尤其是在養育孩子上,哪怕孩子做錯了,在外面受了打擊,我都會支持你,我也允許你去外面喫苦頭碰壁,因爲那都是學習的方式。你吃了苦,我陪着你,我安慰你。

我愛你,不需要以提前讓你喫苦的方式,叫你避免如何喫苦,而是給你一個可以面對挫折的底氣和勇氣。給你一個受了傷可以回來療傷的空間。


如果,遇到孩子做你不理解的事情時,你會怎麼做:

你是,沒關係,讓她再試一試!

還是,哦不,不能讓他犯錯!

遇到太多這樣的故事,執着給孩子喫飯的媽媽,原來有一個喫不飽飯的童年,每次送娃遲到,自己就焦慮不安,是因爲曾經有過同樣的經歷。這種不知不覺的事情太多了,沒有覺察到的時候,就像有一根無形的繩子牽引着一樣,做出無意識的,重複的應對模式。

回到自己,把關注點放在自己這裏,不是要讓他/她/它做了什麼改變,好讓我安心,而是直面內心的恐懼。

關注點放在自己這裏,不是一味的要求自己變“好”,而是也可以變“壞”哦!

當你做某件事情時,別人勸阻你,你如果能看到他背後的用意不是阻止,是希望你安全。

你理解了他,你放下了跟他的解釋或者是辯論,這是放下。

你沒理解,你勸說自己放下吧,那叫做壓抑。

先一點點把自己梳理清楚,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也慢慢清晰起來。

這篇短短的文章寫了好幾天,還是沒有寫完,原來是素材還不夠。前天朋友來我家,聊天時講了一個故事,拆彈的故事,上司爲了鍛鍊士兵心態,故意在他不知情的狀態下給他設置障礙,看似也是爲了避免讓他喫苦,提前給他點苦頭喫。但卻跟前面舉的例子完全不同。他們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事物都有兩面性,不放大一面,也不忽略另一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