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養真集》“天 地”篇   窺“天地人”合諧之道(一)

以下是2016年6月30日“至一養真智慧”課堂錄音整理,是通過解析養真子所述“天地”篇中與“人”三者之間的關係,來闡明如何透過天地找到合諧人生的道理。今溫故而知有新意,故分享與一切有緣。

                  ( 一 )

今天講這個天地。 還沒到講人生。 你看,從人的範圍來講,這個養真子確實是一個高人。 真人、聖人。 爲什麼呢? 他是從人的根本出發, 來探索生命的奧祕的。 你們到這個至一養真智慧課堂裏來,是增加智慧能量的,是跟着聖賢先哲們學增加智慧、增長見識的。 是爲完善我們的人生而修煉的。

我們知道無論你做任何工作,都離不開和諧健康的生命這個根本。 前面兩篇我們是在探索道和理,爲什麼要探索道和理? 因爲萬事萬物都是什麼? 都是由道出來的。 而在萬事萬物的背後,還有一個根本的存在,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理。 我們人也是一樣啊,在人爲性,在天爲命,對吧,天命啊。 在物就爲理。 三者一以貫之下來。

下面我們又到天地了,因爲道他還要生長萬物啊。 那個天地是什麼生的呢? 天地就跟這個道連在一起了。 因爲一層層的下來。 道和理是擺在最前面。 然後就是天地。 你看天地篇有言:

“大道無形,天地是個有形的道”。就是說天地是沒有形狀的,但是他透過什麼體現這個道的狀態呢? 形狀呢? 通過天和地,我們只能說天地,爲什麼? 我們站在這個地上,頭頂上是天,那麼如果我們無限的擴大下去,天外裏面有多少? 有銀河星系,有河外星系。 我們叫天外有天,但是還是個天。 如果你再用一句話講,寰宇,宇宙,還是個天,所以說這個天跟我們的連在一起,就是說天地是一個有形的道。 天地會不會說話啊?

天地不會說話,天地不吭不哈,不說話,而聖人卻是個能言的天地,他可以告訴你天地是個什麼東西,天地跟我們人有什麼關係,跟這個物有什麼關係,我們爲什麼做一個人,應該在這個天地之間怎麼樣生存,怎麼樣才能過得更好一些,更滋潤一些。甚至,我們這個人從哪裏來? 都由誰來代言呢? 都是由聖人先哲們來代言的。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聖人,肯定是以往的聖人,如果我們講周公,如果我們講堯,舜,禹他們都不在了嘛,但他們是聖人嗎? 是公認的聖人。 包括佛陀、老子等,這些都是聖人,他們不在了,“聖人吾不得見之矣”,我見不到了,這是養真子的感嘆啊,未嘗不見經書,他的經書留傳記載了下來,他們寫下來的經典,見經書而能明其理義,明白他裏面的內涵和意義,與見聖人何殊? 其實我們現在看養真子所說的這本書,所說的養真集,我們看久了以後,你跟見到他,見到養真子本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沒有分別,他就站在你面前。 他跟你也是個一。 但是你如果不去找他,你不去與他的神髓契合,他肯定不會找你的。 這就是竅訣吧! 見經書而能明其理義,與見聖人何殊。

然後,天生我形。 天,是不是生了我們“人”這個形狀、形體。 而天又賦予我們性,稟性。 你的本來面目,稟性。 我們“人”內外皆天,我們的思想,我們的靈魂是由天賦予的。 我們的形體也是由天賦予的。 既然我們內外都是由這個天所生的,所賦予的,我見了這個天,還敢調皮嗎? 還敢去說天的壞話嗎? 所以他這裏就寫,內外皆天,我何敢紊,紊亂吧! 就是亂說吧。 記得去年跟大家講的時候,我說,再也不要罵天了,爲什麼呢? 天雖然不說話,但是他知道,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屁股一撅,就知道你是要拉屎還是要拉尿,撒尿。 就這個意思。 我在天中,天在我心,天在我的心裏面,我生活在這個天當中,生活在天地之間,在天當中,見天地而效其清靜。見天地而效仿他們的清靜。你看這個藍天白雲是不是很清靜。 大地,尤其到晚上,不靜的是我們的車子。 是我們的那些機械化的東西。 你看蟲啊,鳥啊,全都靜下來了。 對吧! 山川河湖,除了那流動的水,或者一些流動的物體以外,其他的全都靜下來。 效其清靜,與其大道不二。 就是我們通過觀察天地清靜的狀態,我們就跟這個大道是一個樣子了。 不二就是一嘛。 少有私意,少就是稍,稍微有那麼一點私意,你的念頭,自己的想法,獲罪匪輕,就是如果也動了那麼一點點私心念頭,都會受到天的警示,獲罪匪輕就是就會得罪天地吧。

形色天性也,你看這個形和色,是天的本性。 你比如說,藍天白雲,尤其我們看那個藍天像白雲在裏面,一會兒變成這個樣子,一會兒變成那個樣子,或者有太陽光的照耀之下,出現這個暈,等等等等,就是他不斷的在變化之中。 如果我們效法,或者說,你看,形色天性也,率天性而行,就說我們效法天的本性的這種狀態,事情變了,改變了,我們跟着一起去改變,就用一句話講就順其自然去做,那麼就會怎麼樣呢? “自無人慾之累”。自然沒有人的各種慾望不能實現而產生的頗累。 也就是說不要加"我"在裏面。 一加了我就麻煩來了,比如我要你從這裏出發,從那裏出發……當有這樣的概念出發的時候,那肯定就有人慾之累,就會有人慾之累。 如果隨順因緣、自然而然去做的話,就沒有人慾之累了。 這是“日用常則也”。 這都是我們每天要去做的事情。 “順帝則而動,必無踰矩之愆”。 順着自然的規律規則去做去行動,就不會有越過這些障礙的危險。 或者說,他的規矩。 愆是指過失。 不會有錯誤,不會受到逞罰。 所以孔子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他就只是規矩,這裏還有一個愆,過錯。 當然孔老夫子肯定是達到這個境界了,對吧。 他就很謙虛。 要做到這一點,確實需要我們經年累月,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做得到。 但是畢竟告訴你了一個方向。 要效法天地,效法天、參照地。

“人之道,無時不與天地相合”。 因爲我們人都生活在天地當中嘛,必然受到天氣及環境的影響。如果說你要效法道的話,這個人的道,就是要無時無刻都與天地相合,不能跟他對着幹,而是跟他相合。 相吻合。 那麼這個相合是什麼呢? “一動一靜是也”。 動和靜,“一動一靜”就是天性。 那麼人的本性也是,我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按時休息,是吧。 該動的時候,該工作要工作。 動和靜要相結合。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人之氣,我們講氣,無時不與天地相通,那就是“一呼一吸”是也。 像這個呼吸的重要性。 呼吸實際上是跟道,跟天地相配合的一種狀態。 因爲天有形和色,我們就也有呼吸跟這個,跟他相吻合。

“嘗見日入地中,心火下降之象”。日入地中,就太陽當他到了中午的時候,太陽是不是直射下來的。 實際上我們地球是個圓的,什麼樣的情況下是直射可以到達我們地心?這個時候就是午時,叫做一陰生,是吧! 太陽屬火,離火,我們心臟屬火,跟太陽是相配的,所以說這個時候叫做心火下降,“心火下降”之象。那麼“月到天心”,也就是半夜子時(11:00-次日凌晨1點鐘)的時候,這個月亮是高高的掛在天的中間,也就正中的時候,這個時候對我們人的影響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的腎水開始熱起來,也就是子時一陽生,中醫稱之爲腎水上升,你看我們是不是跟天合在一起?太陽在動,月亮晚上相對是靜止的狀態吧,掛在那不動嘛,或者說我們人都在休息了,是在睡覺,腎水上升之象。

未完待續

2016年6月30日至一養真智慧課


無戒學堂日更第241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