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孩子學習,家長要不要待在旁邊陪着?

孩子晚上學習,家長一定要在家,但要不要待在旁邊陪着,要看孩子讀哪個年級,學習能力如何。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陪着。這個年級的學生,識字量還少,他們還讀不懂題,需要家長給他們念題。這個年級的學生,語文常有聽寫,家長要幫念聽寫;數學有加法口訣要背,家長要負責檢查。還有,這個年級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語文數學的思維特點的學習,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利用,都需要人及時引領。孩子剛進入小學的時候,是給孩子規範作業習慣,幫孩子打基礎的重要階段。

這個時候孩子做作業,家長可以坐在旁邊,甚至有一段時間需要家長全程陪伴。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寫作業的習慣,檢查的習慣,預習的習慣,收拾書包,收拾課桌的習慣等。小學一年級下學期或者小學二年級開始,慢慢讓孩子開始獨立寫作業。進入小學一年級下學期或者小學二年級,孩子已經逐漸建立起來了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家長就可以逐漸放手了。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事情是監督和改善。

監督孩子習慣延續性,監督孩子的作業質量,幫孩子改善習慣和作業的質量。家長這個時候開始放手不僅可以解放家長,也是對孩子的負責。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孩子早晚要獨立地完成作業,家長要起到的作用是輔助孩子,也不是替代孩子。三年級及以上年級的學生在家學習,家長不必待在旁邊。三年級的學生已基本能獨自讀題理解題了。三年級及以上的學生作業,思維含量逐漸增多。

家長待在旁邊,會給孩子增加無形的壓力,影響孩子完成進度和質量。孩子獨立學習,有利於孩子獨立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習能力差的孩子,不受上述限制。孩子的天賦和學習能力是千差萬別的,家長必須承認並面對這種差異性。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能獨立理解題意,家長就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待在做作業的孩子身邊。家長待在孩子旁邊做什麼?給孩子讀題。解答孩子學習中的疑難。給孩子提供生活上的幫助。比如端水。督促孩子好的習慣的養成。比如:坐姿端正了再學習的習慣、題讀懂了要自己思考的習慣、思考不出來翻筆記查字典詞典的習慣、想好了再寫儘量不用塗改液的習慣、學習期間不要頻繁上廁所的習慣、作業做好了收拾好書包收拾乾淨桌子房間的習慣等等。

孩子學習時,家長不待在孩子旁邊,那又做什麼?清理孩子的學習環境,不要在桌上或附近堆放雜物,特別不要放電子產品在孩子學習的房間。如果有家務事要做,家長就正常做家務事。只是不要弄出大的聲響、不要在孩子做作業的地方晃來晃去即可。如果沒有家務事可做,也不要看電視、刷視頻。要給孩子樹榜樣,最好也看書。或者給孩子準備一點他喜歡喫的食品。另外,孩子做作業的房間最好是開着或虛掩着。

家長需要陪伴孩子,糾正一些孩子的不良習慣,比如寫作業時不要做小動作,不要左顧右盼,糾正寫作業的姿勢等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當孩子遇到一些難題不會做時,要儘快地去安撫孩子暴躁的情緒,然後讓孩子繼續去面對這個難題。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但如果你沒有及時地安撫孩子的情緒時,孩子會越發焦慮暴躁,他不能很好的緩解自己的情緒,他面對難題時就會選擇逃避。

到了後期,孩子已經養成習慣,獨立學習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選擇不陪伴孩子了,但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保持安靜,玩手機的話帶上耳機,給孩子一個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最開始的陪伴也要注意一個度,陪伴的意思是你陪着他一起學習,而不是一個監督的過程,這個時間段你可以在旁邊看看小說,練練字,而不是你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這邊孩子學着習,這樣孩子很容易生成逆反心理。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們要耐心,不能過於急躁。

陪伴不是監督。孩子需要陪伴,尤其還不能自主學習的時候。但是,陪伴絕不是監督,如果父母陪伴孩子的目的是監督,找孩子的毛病,那孩子會很反感,猶如犯人被看管一樣,這樣反倒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陪伴,觀察孩子寫作業時注意力是不是集中,拿筆的姿勢,坐姿。每課作業要限制時間,不能無限制地寫,養成拖拉的壞習慣。學習的好習慣在學校是沒有時間去養成的,主要靠家長去糾正。

陪伴孩子成長自己。陪伴不是盯着孩子,啥也不幹。家長坐在一邊,可以看看自己應該看的書,藉此提升成長自己,各有所得,其樂融融。相信這段陪伴的時光,在你以後的日子裏都是最美好的時光。孩子看到你也在學習,會更加有學習的動力。多陪伴孩子吧,因爲能陪孩子的時間並不多。

其實,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陪伴孩子的成長,必要的時候給予指導與幫助。陪伴與父母與孩子相處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孩子晚上在學習,家長在旁邊陪伴的時候,卻決不是簡單地拿把椅子坐在邊上就可以了。陪伴孩子的時候,就需要注意這樣幾點,作榜樣,孩子在學習,你也可以拿本書坐在邊上看書。孩子在學習,你也在學習。你的學習態度,就是孩子的榜樣。

絕不能讓他在寫作業,你在邊上看手機玩遊戲。那樣反倒起反作用。如果可以,把自己的書桌也放在旁邊,和孩子一起進入學習狀態。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無形中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給予幫助,孩子寫作業,有的時候作業不會寫了,可以適度的指導,幫助。如果你能輔導,可以幫助孩子分析解題。如果不能輔導,可以給予意見建議。有時候,也可以監督孩子,及時提醒。

比如孩子不專心了,開小差了,坐不住了,這時候,父母在邊上就可以監督他提醒他,並要求他提高專注力,認真完成作業。情感呵護,陪在孩子身邊,就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和親情感。他在做作業時也會更投入更專心。陪伴孩子,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與呵護。這種親情,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起到促進作用。缺少父母情感呵護的孩子,在人格與性格上會出現缺陷。因此,無論什麼時候,孩子學習時,父母最好在身邊陪着。

家長要幫孩子制定作業規則。

爲什麼有些孩子會養成做作業拖拉的習慣呢?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幫孩子制定作業規則。我們家的作業規則是,如果孩子回來的時候已經做好飯了,先喫飯,喫完飯休息10-20分鐘,馬上要開始寫作業,只要寫完作業,再做完要完成的各種任務,時間就是孩子的,他可以隨意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然,不能做我們約定不能做的事情,比如玩手機,玩遊戲等)。如果孩子回來離喫飯時間還比較久,就先做作業。

週末的作業一定要在週五週六兩天內完成,不能拖到週日完成(因爲週日我們一般會安排外出活動),特殊情況除外。因爲我們給孩子制定了明確的規則,孩子就根據規則做完作業以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業習慣。大多數時候在學校作業就做的差不多了,到家後很快能完成作業,一般在家做作業的時間很少超過一個小時的。

當然,每個孩子不同,家長還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制定針對孩子的規則。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規則越早建立越好,規則的建立還要依賴家長對孩子手機使用和遊戲電視的管控上,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和電視,不然,規則很難建立起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