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黑夜嗎?

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黑夜嗎,你會怎麼回答?反正我是不喜歡黑夜。

那是有原因的。

因爲我從小患有夜盲症,一到晚上,如果沒有燈光,可以說,你把手伸到我的眼前,我也是看不見的。

就是這個原因,在上高中住校的兩年裏,晚上我的手電筒是根本不離身的。

上高中時,是在農村的高中,除了教室和宿舍有燈以外,很少有路燈,所以,我就常備有手電筒,不像現在有個手機,就可以替代。

當時,有些高中男同學不相信我是夜盲症,就把我的手電筒藏起來,對此,我是很生氣,甚至發火,同學們看到我確實晚上看不見,也就沒有人再開我的這個玩笑了。

高中畢業後,農村隔壁的一位嫂子,準備給我介紹一個對象,是我本村的一位女同學,人很溫柔,也很賢惠,可以說是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一個班裏上學,是知根知底的同學,不說是“青梅竹馬”吧,但至少是“兩小無猜”。

一聽說是把這位女同學介紹給我,我那年輕而又稚嫩的心裏充滿了歡喜,一口答應下來。

可是,媒人回來後的答覆,卻令我自卑起來。同學的母親說,他患有夜盲症,以後晚上澆地幹活怎麼辦?不同意!

就此讓我才認識到了自己是個“殘疾人”,不可能去喫“天鵝肉”。也許,這就成了我在國家恢復高考後,一定要考上大學的原因之一吧。

大學畢業分配到醫院上班後,城裏到處是路燈,隨身攜帶電筒的習慣,纔算慢慢地改變了,現在有了手機更是不用手電了。

也是由於患有夜盲症,知道自己晚上是無法正常開車的,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學開車,只是讓女兒和剛剛成人的兒子學會了開車,考上了駕照。

儘管如此,平時一到晚上,我是不怎麼出門的,就在家裏,除了看書,還是看書,很少看電視,電視成了老婆的專利。

不喜歡黑夜,還因爲人類幾乎所有的罪惡都是在黑夜的掩護下完成的,正是“風高月黑夜,殺人放火天”。

我不喜歡黑夜,卻特別喜歡下雨天的夜晚。在家裏,聽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點落地的聲音,看着窗外在燈光下飄舞的雨霧,再看看自己手裏的那本書,或是筆下正在寫的文章,心裏卻是如此的踏實和寧靜。

上的大學是醫學院,從學醫後,方明白晚上的睡眠對人類心臟的休息和恢復是如此的重要,君不見那些猝死的人們,大多是因爲過度疲勞,心臟和大腦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所導致的。

如此看來,對於晚上和黑夜,我儘管不喜歡,但夜晚的到來還是有必要的,這也許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恩惠,也是天地間給予我們患夜盲症的人的一個小小的磨難吧。

既不喜歡黑夜,又離不開黑夜;沒有黑夜不行,有了黑夜於夜盲症的人又是一種折磨。正是這既矛盾又統一、既不便又和諧的生活,大概纔是我們這些常人所離不開的吧。

近日,讀魯迅先生的《夜頌》,先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喜歡黑夜的。因爲,“現在的光天化日,熙來攘往,就是這黑暗的裝飾,是人肉醬缸上的金蓋,是鬼臉上的雪花膏。只有夜還算是誠實的。”

先生是“愛夜的人”,“愛夜的人要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他還舉出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暗夜裏,“在馬路邊的電光燈下”“初學的時髦”,因爲沒有人能看見,所以“領受了夜所給與的恩惠。”

魯迅先生是一代偉人,所以,他“愛夜,在夜間作《夜頌》”;我是普通人,在讀了先生的這篇《夜頌》後,就寫出了這一篇隨想。

讀到這篇文章的諸君,是喜歡黑夜呢,還是不喜歡黑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